
![]()
时光长河畔,观点永未央
在这里,听见中国走向世界的号角[奋斗]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未央时评。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2025年秋天发生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一起热点事件。
荷兰政府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强行接管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资产,结果不仅没有讨到好处,反而把自己推入了孤立困境,连自己的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
这事儿,发生在欧洲小国荷兰,但它的影响却牵动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190多个中小国家未来对外战略选择的警示样本。
这起事件的核心其实很简单,美国下重手打压中国科技产业,荷兰跟风上了船,结果一脚踏空,摔得不轻。
![]()
今天我们不光要解读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要看看,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小国到底该怎么活,才能活得有尊严、有自主权。
![]()
荷兰的“骚操作”
故事发生在2025年9月。那时候,美国商务部的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放出一个大招,宣布一项迄今最严厉的出口管制政策,只要一家企业被列入了实体清单,那它控股超过50%的下属公司,也统统得跟着受限。
![]()
这政策一出,荷兰政府立马坐不住了。9月30日,荷兰官方火速援引了一部老掉牙的1952年《物资供应法》,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资产控制权。
他们声称是为了“国家安全”,然后直接把安世的核心芯片公司托管给了第三方。说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借刀杀人”,美国不方便直接动中资企业,就让盟友来出手。
![]()
荷兰这边呢,可能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在美国面前刷一波存在感,于是就急吼吼地跳出来表忠心。结果呢?打脸来得比想象中还快。
安世荷兰公司随即中断了对中国的芯片出口,试图通过“断供”方式掐断中国工厂的原料来源,以此来打击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
![]()
这波操作,挑衅性十足。可惜的是,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反击能力。
![]()
中国出手,精准反制
面对荷兰的挑衅,中国商务部没有多说废话,直接亮出杀招,实施出口管制,禁止相关芯片成品出口。这一下子,效果立竿见影。
因为大家可能不知道,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可不低。它在分立器件、逻辑器件、汽车功率晶体管以及封装测试方面都有极强的产能。
![]()
尤其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安世的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9%,而欧洲汽车产业对其依赖度高达40%!所以当中国一出手,欧洲车企立马中招。
宝马、大众、日产、本田这些大牌们,芯片库存直接告急,最多也只能撑三四周。结果,大量工厂停产、产线搁浅,全球汽车产业链几乎陷入瘫痪。
![]()
而荷兰呢?本来想着讨好美国,结果没捞着好处,反倒成了千夫所指。这波操作,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型翻车现场。
![]()
美国转身,荷兰懵了
更讽刺的,是后续的发展。就在荷兰还沉浸在为“替美国立功”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美国和中国却开始进行高层沟通,达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缓和协议,决定暂缓部分管制措施。
![]()
也就是说,美国把火降下来了,荷兰却还在一边烧着自己。美国企业继续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照旧做生意,荷兰却成了唯一一个还在硬抗中国反制的“先头部队”。
而且最尴尬的是,这一决定荷兰政府是自己拍板的,连盟友德国都没有提前通知。德国一看:“你这不是给我们添乱吗?”
![]()
毕竟德国的大众、宝马正好是受害车企之一,结果你荷兰突然断供,直接把德国拖下水。这下子,不光中国生气,德国也不高兴了。
后果嘛,也很快显现出来。欧盟火速推出了一个500亿欧元的“欧洲芯片自主计划”,核心目标就是绕过荷兰,扶持其他国家发展芯片产业。
![]()
换句话说,荷兰这番“卖力表现”,不仅没讨好美国,还把自己在欧盟的地位搞砸了。
![]()
为何会误判?
那么问题来了,荷兰为啥会做出这种看上去完全不理智的决策?答案其实藏在它自己的政治体系里。
目前的荷兰政府,其实是一个“过渡政府”,由多个政党临时拼凑而成,根本没有稳定的执政能力。加上经济、安全、外交等多个层面对美国的高度依赖,荷兰自然容易被美国左右。
![]()
更重要的是,荷兰自认为可以借这次“表忠”来提升自己在欧美盟友体系中的话语权。但它忽略了一点,这是博弈局,不是选美赛,小国没有“表演加分项”,有的只是是否有能力捍卫自己利益的现实选择。
中美围绕芯片展开的这场博弈,其实远不只是关乎科技,更是关乎未来产业主导权和国家安全底线。美国想继续维持它的技术霸权,不惜动用一切工具去限制中国。
![]()
而中国这边,早已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只能“韬光养晦”的角色了。现在的中国,不仅拥有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在成熟制程、封测领域也都有了独立性和强势反制能力。
这一点,荷兰显然没搞清楚。他们还活在那个“西方说了算”的旧时代逻辑里,结果一脚踩进了新时代的地雷。
![]()
![]()
小国的生存法则
荷兰这次的翻车,不只是自己倒霉,更是给其他中小国家提了个醒。在这个大国博弈愈发激烈的时代,中小国家如果还想着靠“站队”来捞好处,最终只会变成大国角力中的牺牲品。
中立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成熟的战略选择。那些能够在夹缝中活下来的国家,靠的不是“忠诚”,而是对自身利益的清晰认知。
![]()
他们不会轻易站队,而是更愿意在经济上保持多元依存,在外交上保持灵活平衡,在技术上深挖自身优势。
说得直白一点,小国要活得好,不能当棋子,更不能当敢死队,而是要学会当棋手,哪怕是个小棋手,也得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荷兰这次的“表忠”操作,原本是想搏一个未来,结果却成了全球中小国家的反面教材。一番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
![]()
它没有成为中美斗争的赢家,反而成了被甩锅的对象、被孤立的角色。这场芯片风波告诉我们,在国际政治的大棋局里,实力才是底气,理性才是生存之道。
小国没必要当英雄,但更不能做傻子。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只有能在灰色地带游刃有余的国家,才能在风暴中稳住方向、不被裹挟。荷兰的故事,值得每一个中小国家反复推敲。
信息来源:荷兰政府:预计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荷方将继续与中方、欧盟等密切协调 财联社 2025-11-07 14:5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