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尤其在高中三年里。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
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笔记记得工工整整,可一到考试,成绩却惨不忍睹。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高中班主任一语道破:考不好,多半是这3个原因在作祟。
![]()
01
听懂≠掌握,知识只是“过客”
你是这样的同学吗?
“我以为懂了,原来只是我以为。”
这种情况,是不少学生的真实写照。
课堂上,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跟着思路走,当时觉得听明白了。
但这种“听懂”,很多时候只是表面的理解,就像看了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背后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比如,有个学生。
物理课上,老师讲牛顿第二定律,他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很简单。
可课后做题,就完全懵了。
他这才发现,自己只是记住了公式,却没真正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适用条件以及如何灵活运用。
知识从“听懂”到“掌握”,中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就像学骑自行车,听别人讲怎么保持平衡、怎么蹬踏板,觉得挺容易,可真自己骑上去,还是会摔得鼻青脸肿。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试错、总结,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所以,别以为课堂上听懂了,知识就到手了,它可能只是你大脑里的一个“过客”,不经过反复琢磨和实践,很快就会溜走。
![]()
02
缺乏系统梳理,知识如“散沙”
老话说得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高中知识体系庞大复杂!
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就像一张巨大的网。
如果只是零散地学习,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像一盘散沙,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大家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主动去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比如学习历史,今天学古代史,明天学近代史,没有把这些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进行梳理,结果考试时,面对综合性的题目,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相反,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善于总结归纳。
他们会制作思维导图,把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样,在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快速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
就像整理房间,把东西分类摆放好,找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让知识从“散沙”变成“城堡”。
![]()
03
心态与技巧缺失,考场“掉链子”
你知道吗?
“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知识掌握得也不错,可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行,大脑一片空白,原本会做的题也做错了。
这就是,心态问题在作怪。
曾经有个学生,平时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一到大型考试,就发挥失常。
后来经过心理辅导才发现:
他太在意考试结果,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
其实,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把心态放平,就像平时做练习一样去对待考试,反而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除了心态,应试技巧也很重要。
有些学生不懂得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在难题上纠结太久,导致后面会做的题没时间做。
还有些学生答题不规范,不按照要求填写答案,白白丢分。比如数学考试,步骤不完整,即使结果正确,也可能得不到满分。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应试技巧。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掌握答题规范。只有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不至于“掉链子”。
![]()
结语
上课能听懂却考不好?
在高中三年里,这不是个别现象。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正视这3个原因。
别让“听懂”只是错觉,要通过练习真正掌握知识;别让知识如“散沙”,要学会系统梳理;别让心态和应试技巧成为短板,要调整好心态,掌握答题技巧。
只有坚持下去!
同学们才能在考试中,逐步取得理想的成绩,让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
加油吧!同学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