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肿瘤病房,有个问题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问:“化疗期间能吃中药吗?会不会互相影响?”有人担心两者冲突,有人纠结该如何选择,甚至有人因此错过了最佳时机。化疗和中药,到底是“对头”还是“帮手”?让我们听听河南登封贺小红阿姨的故事。
![]()
2018年1月,贺阿姨开始咳嗽胸闷。拖到过年,女儿催她去医院,她总找理由推脱:“等上完坟再说”、“郑州看病太贵”。最后还是小女儿硬拉着她去做了CT。检查结果一出,医生当场要求住院:“肺上有问题,必须治疗!”
原定2018年5月14日手术,可术前的穿刺结果让所有人心凉——右肺腺癌伴脑转移、骨转移,已是晚期。医生紧急取消手术:“没必要开了,做放化疗吧。”
没想到,第一次化疗就把贺阿姨击垮了。剧烈呕吐、浑身无力、吃不下饭、走不动路,别说继续治疗,连正常生活都成了奢望。
![]()
“再这样化下去,人先不行了!”大女儿当机立断停止了化疗。经病友介绍,2018年5月28日,她们找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
那时的贺阿姨面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坐一会儿都累。袁希福院长仔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和化疗反应,为她开了中药。
令人惊喜的是,服药十天后就有了变化:不咳嗽了,大便通畅了,身上有劲了,精神也好转了。贺阿姨每天坚持熬药服用。一个月后复查,肺部病灶从27mm×16mm缩小到19mm×10mm;四个月后,脑部病灶也缩小了。接下来的两年,她一边服中药,一边完成化疗。
病情稳定后,她停掉了化疗和靶向药,只服中药。2023年底复查时,肿瘤科主任都对她说:“你真是个奇迹!”
现在的贺阿姨,平时做做家务,闲时跳跳广场舞,生活有滋有味。被问到最想分享什么抗癌心得时,她说:“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中西医各有各的好,效果怎么样,身体最知道。”
![]()
【中药+化疗,不是二选一】
看了贺阿姨的经历,可能有人会问:中药为什么能帮她挺过化疗?它们不会“打架”吗?
袁希福院长解释道:“化疗和中药并不矛盾,反而能互相配合。现在中西医结合已经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关键是要把握好配合的节奏,让两者取长补短。”
有着40多年临床经验的袁院长,总结了中药在化疗期间的三个主要作用:
一、减轻化疗副作用,让身体少受罪
“化疗药像不分敌我的炸弹,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好细胞。”恶心呕吐、吃不下饭、白细胞降低、浑身乏力——这些都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很多患者不是被肿瘤打倒,而是被副作用拖垮的。
中药能做的就是保护好正常细胞。比如用陈皮、半夏、白术健脾和胃,缓解恶心呕吐,让患者能吃下饭;用黄芪、当归、枸杞补气养血,帮助恢复白细胞、血小板,避免因血象太低而中断治疗;用茵陈、茯苓、五味子保护肝肾功能。就像给身体加了层“防护衣”,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化疗期。
二、增强化疗效果,让治疗更有效
“有人认为中药只能调理身体,其实它还能帮助化疗更好地发挥作用。”袁希福院长指出,像薏苡仁、灵芝、白花蛇舌草这些中药,能改变肿瘤周围的“微环境”——就像是改变癌细胞的“生存土壤”,让癌细胞对化疗药更敏感,相当于给化疗药找了个好帮手。
三、改善身体内部环境,降低复发风险
“肿瘤治疗最怕什么?复发和转移。”袁希福院长强调,复发转移的根本原因是身体内部还存在着适合癌细胞生长的环境。化疗能杀死看得见的癌细胞,但改变不了身体的内部环境;而中药的长期调理,正是在“改良土壤”。
![]()
袁院长认为,真正对患者有利的治疗是“不钻牛角尖”:既不盲目排斥化疗的抗癌作用,也不忽视中药的调理价值。要根据肿瘤类型、患者体质和化疗方案,灵活调整中药配伍——化疗初期副作用重,中药就侧重保护身体;化疗中期病情稳定,就侧重增强疗效;化疗结束后,就侧重预防复发。绝对不能“一个方子所有人用”,必须因人而异、精准配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