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聊下“瞬间”是多久?
“瞬间” 没有统一的精确时间定义,在日常语境中通常指 极短的片刻,大致在 0.1 秒到几秒之间。比如:“瞬间闪过一个念头”,往往用来形容转瞬即逝的过程。
物理学 / 摄影领域,“瞬间” 可能更精准,比如高速摄影的 “瞬间曝光”,可短至微秒级。古代计时中,曾有 “瞬间 = 0.36 秒” 的说法(出自《僧祇律》:“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一句话总结:瞬间就是短到让人感觉"来不及"的时间。
奇瑞高管李学用前两天在发布会上说:"高速上120码一脚刹车,最多只能从120降到80,瞬间刹停违反物理学。"翻出雷军之前的话:"我们的车200公里/小时也能瞬间刹停。"好家伙,这脸打得啪啪响。一个说不可能,一个说不仅能,还200km/h都行。
![]()
先说李学用这番话,听着刺耳但话糙理不糙。开过高速的都知道,时速120km/h啥概念?每秒往前冲33米,相当于3秒钟就碾过一个足球场。这时候真想"瞬间"刹停,除非撞墙。他说的"一脚刹到80"虽然保守了点,但符合大多数车的实际情况。毕竟刹车距离摆在那儿,更别说还有反应时间、ABS介入、热衰减这些变数。
但雷军就真的在吹牛吗?倒也未必。我专门去查了他说这话的语境——那是在介绍小米SU7的布雷博四活塞卡钳和博世ESP时说的。这里的"瞬间刹停"其实是营销话术,指的是系统响应速度:从踩刹车到最大制动力"瞬间"建立,而不是说车真能像撞上空气墙一样立刻停下。真要到200km/h刹停,没个一两百米根本下不来。
所以你看,两位大佬其实都没撒谎,只是偷换了概念。奇瑞高管谈的是物理极限和现实场景,雷军说的是系统性能参数。一个跟车主讲安全,一个跟用户讲技术。这背后折射出两种造车思维:传统车企敬畏机械规律,新势力迷信技术突破。
但说实话,李学用这话更值得琢磨。他后半句说得特实在:"操控决定安全,转向决定安全,动力决定安全。"这才是老司机的经验之谈。真到紧急关头,一把方向躲过去,比刹得冒烟管用多了。现在有些车企动不动宣传"100km/h刹停距离33米",搞得消费者以为刹车能解决一切。咱先不说这数据得在完美路况下才能实现,万一后车走神,你刹住了照样被追尾。
再说个冷知识:刹车片温度超过400度,制动力衰减30%以上。连续踩几脚狠的,刹车踏板直接软得像棉花糖。这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刹车是门玄学"。
所以我的看法是:别被"瞬间刹停"四个字忽悠了。选车的时候,刹车性能要看,但更要看整体操控标定、车身动态响应、ESP介入逻辑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至于雷军和李学用谁说得对?只能说——他们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最后留个问题:如果真有一天,技术能实现"瞬间刹停",你敢用吗?留言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