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青年朋友谈书法
文丨沈尹默
本文摘自
《和青年朋友谈书法》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书画在我国素来是并提的。因为我国的文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字的本身就是一幅画。历代的书法家花了很大的精力,刻苦钻研书法艺术,他们甚至看到高山的巍然屹立,流水的奔腾,白云的飘拂以及优美的舞蹈,都能从中领悟到用笔的方法。经过历代的书法家不断美化,才产生出书法艺术。
文字这个工具,是要靠书法来运用的,书法和各项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美观清秀的文字,不仅能更好地衬托内容,而且使人看了心情舒畅,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要晓得练字同时也是练人,青年朋友们能在业余抽一点时间练练毛笔字,这不但能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不但给我们创造了一套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书法艺术,而且他们练习书法的毅力和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相传唐朝的书法家虞世南,在睡觉的时候还用指头在被子上画,把被子都划破了;宋朝的欧阳修和岳飞童年没有钱买纸笔,便用芦柴梗代笔用,在沙土上练字。后汉有个叫张芝的书法家,因为勤习书法,常洗砚笔,据说把一池清水都染黑了。
有些青年朋友苦于自己的字写不好,总想能找到一条得法的途径。这条途径是有的,但绝不是一条可以不费功夫的捷径。根据我个人练习书法的体会,练字首先必须有一丝不苟的认真钻研的精神,又要持之以恒。我从幼小就开始练习书法,一直坚持练习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目前年近八十,还是继续不断地在练习,从没有间断过。为了打好书法的基础,我先从点画入手,进行练习。记得我学写“”时,在整整八个月中坚持不断地练习这一捺,一直练习到自己认为满意时才止。写字除了练外,还要多看,多思索,多吸取别人书法的长处,检查自己的短处。我曾收集了晋、唐、宋、元各名家的真迹影印本多种,仔细研究,就是细如发丝的地方也不放过。无论看别人的书法或自己练写,都要用脑精思。
我们希望青年能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书法艺术。当然,我们并不要求人人都去当书法家。但是,写出端正、清晰、美观的文字,这无论从学习、工作或培养我们的意志、毅力来说,都是有益的。为了帮助人家学习书法,我仅根据个人的体会,写几句练习书法的要领,供大家参考。
上次我在《青年报》上写了一篇关于书法的文章,许多青年朋友又提了一些问题,现在,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如下:
问:学习书法,先学哪一种体好?
答: 一般文字都用楷书,学书法,应从楷书学起。
在楷书中,自古以来,名家很多,各成一体。你喜欢哪一种,就可去学哪一种。学书法,要学笔法。不管什么名家,褚遂良也好,颜真卿也好,王献之也好,柳公权也好,他们的笔法都有共同之处:因为一点、一横、一竖等笔画,不管写时如何变,用笔都有一个基本方法。比如,颜真卿的一横的头是圆的,一点是圆的,一捺像一把圆形的刀;而褚遂良的一横的头是方的,一点也带角,一捺像一把长方形的刀,他们的字外形有很大不同,但用笔的基本方法还是一样的。
问:学书法为什么要从一横一竖等学起?它的基本要求和用笔方法是什么?
答: 一点一横一竖等笔画,是写字的基础,它对每一字来说,是既独立而又联合的。就是说,要每一笔画写得好,又要在整个字里安排好它的位置,字才写得美。因此,学书法,就要先学好这些笔画。
一横一竖,一般说,能横平竖直就行。但怎样算“平”和“直”了呢?这里,要有正确的理解,也要有正确的基本用笔方法。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青年跟一位书法名家学书法,先学写一横,写了好久,去问名家是否平了,名家说不错,但要他继续练;又过了好久,再问,回答还是一样;第三次,这位青年又想去问,但他感到自己写得虽够平了,但不美,于是把这个体会告诉了名家。名家一听,笑道:这是真有了体会了。什么体会呢?原来,横平竖直不是一般的平和直,因为真正像用尺那样画出来的平和直并不美。平,要不平才能取得平;直,要不直才能取得直。写一横,落笔时笔锋先是直的;而写一竖时,笔锋却先是横的。这叫作“回锋”,也叫作“横来直受”,“直来横受”。好比打拳,一拳打出去,要有力,先是往内收一下再打的,这就是用笔的基本方法。要真正把一横一竖写好,还要虚实分清,能提能落,看得出起伏。在写一点时,也不能点下就算,虽然由于一点很短,看不清起伏,但必须有顿挫。
问:应该怎样执笔?
答:笔执得正确与否,对写字有很大影响。一般,用大拇指在后面挺住,用食指和中指在前面钩住,同时用无名指和小指衬在下面。衬在下面的两指,不应贴紧手掌,要离开一些,这叫“掌虚”,这样才能灵活。执笔时,不要执得太高。写时,要善于用手腕,手腕灵活,可以顾到四面,运用笔锋,不是呆板地直拖,这样,写的字才会灵活完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