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和家人心情愉悦,开车去附近一个古村落游玩。村口一棵大树下有一块石墙。石墙上有十四个字。我们一行数人,只有我认出最下面的 “山” 字,上面两个字我不认识。石墙年代久远,没有导游讲解,面对这几个不认识的字,我们毫无办法。那一刻,一个念头像墨晕般在心底扩散——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书法是中华汉学文化的载体,是思想,艺术,感情的一种交流,学书法既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又能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书法艺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书法有多大的成功。首先问题主,“成功”二字的函量有多重,是想做一个成功的书法大家,还是一普通书家,或一个书法爱好者,当然了,谁都乐意往高处想,成为一书法大家。自己看法是:这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自已有爱好,有兴趣,想学就学,想练就练,写好,写歹,不管别人说啥,那是人家嘴,自个有主义就行。
书法是不分年龄的,有的儿时就开始学书法,也有三十,五十年开始学的,甚至六十岁也不晚,主要是给自已找乐,只要高兴就好。
学书法要根据自己的书写特点,找对自已喜欢的字帖,多学,多练,在书法的道路一定会成功的。
首先要明确成功的标准,是成为书法家呢,还是得到同学朋友及社会的认可,标准不同成功的几率就不同。不过,四十岁练书法并不晚,这个年龄,阅历、经历、经验都很丰富,悟性也高,学起来比较快,只要选对方向,持之以恒,一定能成功。
我十多年前遇到一样的疑问。那时我也是才升级到大叔级别,但还不太油腻。四十二岁才开始自学行书,先王铎,后米芾,再二王,怀素,颜真卿,黄庭坚,都下过功夫。涉猎文征明,王宠,祝允明。四年后入围八届国展,再后来,连续入展获奖中国书协举办的行草展,行书展,国展,获政府最高奖“兰亭奖”。
无意卖弄。和我同时期的无数同仁,所取得的成绩,我不能望其项背。作为过来人,我只是想说句实话,四十岁学习书法,正是时候。一者,事业基本稳定,有一定的闲暇,能保证学习时间不间断;二者,分析,理解能力,记忆力,以及精力足以应対一些难题的攻破;三者,耐心,恒心,进取心,比年轻时更为持久,作出的决定不易改变,而能恒久坚持。此三点,是学习任何一门技艺的根本保证。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可能是下面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世俗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这个话基本上是定论。因为那个年代以前,国人的平均寿命就五十上下,更早前人的寿命就更短。现在呢,七十多近八十了。这样看来,四十岁正当年嗬。
现代人,即使退休后,都有漫长的二三十年岁月要熬过,如果不培养一种兴趣爱好,那些漫长的闲暇时光,还真的不好打发。
而书法,正好是以兴趣始,以兴趣终,终老都可玩味,欣赏,并付诸实践的,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二是被一些骗子忽悠怕了。当下书法圈吹牛的居多,号称自幼习书,遍临百家,诸体皆通;号称学习书法几十年者。使许多朋友以为,学习书法需要的时间极其漫长。
常识告诉我们:学习任何艺术,技术,以有效时间为标准;以一定时间内解决更多课题为标准,以提高水平为标准,而不是以时间的绝对长度为标准。我们看当今书坛,九零后,甚至零零后都已崭露头角,有的水平已经相当高。而许多号称学了一辈子书法的人,仍然连一本帖都临不象,甚至连一个字都临不准。所以说,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