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体育比赛、听演唱会,或是去运动健身,徐家汇体育公园跟上海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在香港,随着今年3月启德体育园整体投入运营,这里也成为香港的体育新地标。曾经是香港航空业的“心脏”——启德机场,如今华丽转身为多功能综合体育园区,成为当地发展“盛事经济”的重要引擎。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了启德体育园——香港人的“徐家汇体育公园”。
![]()
从机场遗址到体育新地标的华丽转身
启德体育园是香港最大型的综合体育及娱乐地标。园内有一座5万座席的启德体育场、1万座席的启德体艺馆和5000座席的启德青年运动场;以及3座启德零售馆和市民体育场地等配套设施。
![]()
走出港铁启德站不远,体育园内北斗园区的活力便扑面而来:网球场、沙滩球场错落分布,自行车道与跑步径蜿蜒延伸,“五行童乐园” 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这里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首选之地。
![]()
![]()
沿着启德体育大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启德体艺馆。这里刚刚结束了全运会男子手球项目,香港队历史性闯入四强,让比赛一票难求,小众运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观赛热潮。本周六,全运会击剑项目将在这里开幕,届时将迎来香港的击剑奥运冠军,冲击全运会冠军的新纪录。
![]()
步行往宋皇台站方向,曾经的启德机场航站楼化身连接体育园的西桥,远处的启德体育场外墙在阳光下流转着幻蓝、耀目紫与闪烁银的光影——2.7万块仅四毫米厚的三角形面板,通过精密技术切割喷涂,随光线角度变幻出迷人色彩,与一旁的维多利亚港构成绝佳景致。12日,全运会七人制橄榄球赛在启德体育场开打,这也是香港体育的优势项目。
![]()
不同于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其餐饮配套主要是在周边的徐家汇商圈。体育园内的配套设施非常贴心,70多个餐饮点涵盖港式快餐、西式简餐及日本寿司郎等,满足不同口味需求;零售馆内,利物浦、阿森纳等俱乐部专卖店与运动品牌一站式采购,种类丰富;保龄球馆、羽毛球场等运动空间实现“体育+消费”的无缝衔接。体育园提供了吃、玩、游、购、娱、展等消费体验以及其他大型公共活动的承办空间。
![]()
住在附近的香港居民罗先生告诉记者,“从前交通不便,如今地铁直达,约朋友运动、消费都能就近解决,赛事和演唱会期间非常热闹。”
![]()
![]()
![]()
在启德展馆,了解启德体育园的前世今生
客流涌动激活消费产业链
全运会的举办,让启德体育园成为香港“盛事经济”的核心引擎,也点燃了全城的消费热情。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香港全运会纪念品总销售额已突破 1000万港元,逾60个特许零售店及零售点自9月底起销量显著攀升,本地消费者成为主要购买力。有商场集团投资500万港元直播赛事、举办配套活动并推出消费优惠,期望借此提升一至两成客流,足见商家对盛事经济的信心。
![]()
赛事带来的“潮汐效应”,不仅体现在零售端,更辐射至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领域。据启德体育园运营团队透露,目前已接触超过200个本地及海外活动推广机构,约50家有意租用设施,零售馆出租率近九成。谢霆锋、周杰伦演唱会,国际七人橄榄球赛等活动相继落地,加上全运会赛事加持,让体育园全年活动排片不断。每周,运动品牌Salomon在启德青年运动场举办的跑友活动,聚起更浓厚的运动氛围;周边正在装修的高级餐厅,也预示着商圈活力的持续升级。
![]()
香港特区政府的“盛事经济”政策成效显著。2024年香港举办超过330场盛事活动,吸引170万旅客,带来约72亿港元消费额,推动GDP实现2.5%增幅;2025年预计举办93项盛事,将进一步拉动消费与就业。全运会期间,4000余名运动员及官员到访,加上本地观赛人群,直接带动酒店、餐饮等行业增长,而“体育+旅游”模式更让启德体育园成为连接赛事、消费与文化的枢纽,实现“一场活动、全城受益”。
打造香港 “盛事之都” 新蓝图
本届全运会,香港赛区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承办8个竞赛项目,展现了高效的赛事组织能力。香港赛区门票以“半日通”或“全日通”形式发售,从50元到300元人民币不等,整体票价亲民,吸引市民走进赛场。启德体育园以承办项目最多的场馆身份,成为香港体育腾飞的新起点,也为大湾区体育产业协作奠定基础。
![]()
“作为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的全运会,本次盛会不仅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全面展现,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载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点明了盛事背后的深层意义。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盛事经济”政策,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刺激消费,并以此促进多元产业发展。特区政府还成立了跨部门统筹协调组,加强内部协作,确保活动顺利举行并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2024年底发布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通过打造“无处不旅游”格局,持续释放盛事经济潜力。
![]()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发展“盛事之都”由来已久,一直在积极完善各项硬件和软件配套。启德体育园主场馆开幕仅半年,买票入场者已超过140万人次。每场大型活动不仅带来门票与旅游收入,更带动了从舞台搭建、安保物流到餐饮零售的全产业链发展,背后是数千个就业岗位的支撑。
![]()
全运会期间,香港还推出八大漫游线路,让游客在观赛之余,探索揉合文、体、旅元素的“全运路线”,感受香港的独特魅力。随着惠港政策落地,香港将依托“一国两制”优势,巩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让“盛事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原标题:《走进香港人的“徐家汇体育公园”,感受全运会带来的“盛事经济”热》
栏目主编:陈华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秦东颖
图片来源:秦东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