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广州报道
作为体育爱好者聚集的沃土,越来越多的高端赛事落地广州、深圳。
今年以来,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世界田联接力赛、比利·简·金杯总决赛及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等高端赛事相继在广州与深圳开赛。
“赛事经济”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的重要推动引擎。高端赛事不断进驻落地,社会资本投身体育赛事以及场馆运营,体育爱好者积极加入带动文旅餐饮等消费,共同描绘体育消费的新场景。
与此同时,高端赛事所带来的“长尾效应”也不可忽略。热门赛事以及重磅球星的巨大能量,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构筑丰富的图景,助力体育消费更上一层楼。
![]()
(资料图)
吸引力法则
广州、深圳成为高端赛事的举办地,与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基础设施以及公众的活跃参与度密切相关。
南沙网球中心在成功承办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后,也接力成为十五运会网球群众组赛事的举办场地。在此之前,南沙网球中心将原有18片场地,升级到32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网球中心之一。
南沙网球中心除了新增6片室外硬地和3片室内硬地之外,更增设了5片天然草地三色球场。至此,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已汇聚硬地、红土、草地三大国际标准球场,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场地全满贯”实力的顶级网球中心。
以华润置地为例,其旗下深圳湾体育中心就举行多项赛事,也同时负责十五运会深圳赛区八大场馆的升级改造,包括深圳大运中心一场两馆、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南山文体中心、深圳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深圳龙华文体中心、深圳简上体育综合体。
这些综合体的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赛后持续运营和服务的需求,通过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一体化智慧场馆,全面提升赛事体验与运营效能。这些智慧实践不仅服务赛时竞技,更将转化为赛后全民健身的持久动力。
基础设施的完善,持续吸引高端赛事的落地生根。
比利简金杯、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均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其中,比利简金杯已经成为全球性女子网球顶级赛事。根据其官方简介,比利简金杯来自全球199个国家和地区的转播覆盖,预计触达超过8亿网球爱好者。
2025年,比利简金杯落地深圳,在这里实现中国连续三年承办,这项赛事的落地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场景建设的见证。
中国网球协会理事刘丰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高端赛事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原因,其一基础设施完善,因为高端赛事诸如网球比赛高度依赖基础设施的建设,广州、深圳不但官方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的运营;其二,广州、深圳的运动爱好者热情也更高,更愿意在体育运动上进行消费,从而提升了赛事的热度以及落地的意愿。
刘丰宁续称,在商业化的比赛中,广州、深圳官方对市场化运作的态度开放,同时也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例如提供高端赛事的补贴政策,这也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机构以及赛事组织,提升他们将高端赛事放在广州、深圳举办的意愿。
长尾效应
高端赛事所带来的“长尾效应”,正在持续显现。在场馆设施完备以及赛事影响力的带动下,全民参与的消费场景正在逐渐丰富。
作为比利简金杯的举办地及十五运会深圳赛区场馆之一,深圳湾体育中心在每天夜幕降临之时,便迎来最忙碌的时刻。网球场、匹克球场早早被抢占,没留下一片空场。场上的球员们不断挥拍,教练的指导声、网球飞转的砰砰声交织一起,深圳人对运动的热情在此刻迸发。
李容是深圳湾片区工作的一名白领。她每周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参与多次运动课,包括游泳课以及网球课。她对网球的兴趣,源自于2024年奥运会之后所带来的“网球热”。比利简金杯在深圳举行之时,李容也通过抢票,第一时间观看了小组赛事。
李容谈起她参与运动的初衷时表示,“在深圳湾上班,下楼就有很好的设施和场地,作为上班族来说非常方便,也很容易坚持。游泳和网球,这两项我都已经坚持了半年了,每个月上课的费用在2000元以上,还不包括买装备的费用。”
随着高端赛事持续落地,它所衍生的消费场景,也逐渐多元。文旅、餐饮以及IP周边也逐渐成为消费的新增长点。
据《央视财经》,东莞某潮玩企业负责人江新平介绍,十五运会的所有产品总共销售额目前已经过千万元。排单量大概要排到12月份,工人正在24小时不停地生产。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11月8日至21日从北京、成都、杭州、上海、西安、武汉等地飞往广州、深圳的航班搜索热度均有明显增长。住宿方面,截至11月3日,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等广东赛区城市,11月8日至21日期间的酒店预订热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在此背景之下,广州、深圳正在向全域运动消费体系迈进。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广州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42项、大型群众性活动近200项,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位居全国前列。2025年,广州市正在形成全时布局和“山水城海馆园空”的全域运动消费体系。
深圳的体育消费也在全国前列。根据最新的《深圳市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报告》,2023年深圳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为689.03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为3873.13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7.9%,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其中,体育用品消费为主要部分,人均消费1884.57元,占全市人均体育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66%。
以此观之,高端赛事已经成为体育经济的重要协作平台,也是新消费的重要落地场景。东莞证券近期研报也指出,体育赛事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与城市竞争的新引擎。随着数字化传播、消费升级与政策支持加速融合,赛事的直接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日益凸显。体育赛事不仅是观赏活动,更是带动文旅、消费与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
高端赛事齐聚,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正在掀起新的体育消费热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