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写过“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以前读着就觉得是文人瞎想的美,直到踏进红石谷才反应过来——合着这老爷子是提前在这儿体验过啊!下过雨的谷里,溪水顺着红石头往下淌,青苔在石阶上铺得厚厚的,阳光从树叶缝里筛下来,那光影晃得人眼睛都舍不得眨,比电影院里的画面还耐看!
![]()
先给咱唠唠硬实力:为啥本地人都藏着掖着不往外说?
光轻松还不够,本地人愿意反复去的地儿,肯定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三重惊喜,走一趟能当三趟玩,又是历史又是自然还能看全景,这趟真不亏!
① 踩的不是石头,是几百年的日子:谷里的明清古道可不是后来仿的,那青石板被人踩了几百年,包浆都磨亮了。蹲下来细看,石缝里还有挑夫踩出的浅窝,雨天积点水,恍惚能看见以前挑担子的伙计擦着汗赶路的样子,这股子历史味儿,比在博物馆看展还实在。
![]()
② 红石头配绿溪水,比调色盘还好看:这地儿叫红石谷,核心就是那片红石头。听当地人说,是山泉常年冲,把石头里的铁玩意儿泡出来了,才有这独一份的颜色。尤其是雨后,溪水漫过红石头,那画面就像谁把一筐红玛瑙撒在绿毯子上,手机随手拍一张,发朋友圈保准有人追着问地址,咱也能当回“民间博主”。
![]()
③ 站在山腰看全城,啥烦恼都没了:走累了往上爬到中马腰观景台,那视野绝了!左边玄武湖闪着光,右边南京城的楼群都能看着,紫峰大厦的尖顶在远处戳着,近处全是树,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刚才爬山的那点累,一下就没影了。咱这年纪的人,就爱这种能发呆又能看景的地儿,工作上的事儿、家里的琐事,往这儿一站全忘了。
![]()
更贴心的是,这地儿对新手太友好了。差不多每2公里就有树荫挡着的休息区,不用自带凳子,现成的树墩子就能坐;中途遇到山涧,接捧山泉水洗把脸,清爽得很,比喝冰饮料还解乏。最绝的是,下山到王家湾站旁边,有个开了20年的馄饨铺,皮薄馅大,咬一口全是汤,跟老板说句“谷里来的山友”,还免费送碗紫菜汤,这人情味儿,暖到心里去了。
![]()
保姆级攻略来了!四大段落沉浸式体验,一步一景不踩坑
估计有人要问:“这么好的地儿,好找不?”放心,咱实诚人不说虚的,从进门到出山的路给你捋清楚,跟着走保准不迷路,每一步都能看着好风景。
1️⃣ 红石溪谷(3km):刚进门就给你个“下马威”——美到失语
路线起点:地铁4号线王家湾站2号口。出来右拐,过个窄铁栅栏进停车场,看见红色标语往左拐,再从道左边的小树林土路钻进去,就到了!刚进谷你就发现,马路上的车声一下没了,只剩鸟叫和溪水声,那清净劲儿,让人忍不住叹口气:“可算躲开人多的地儿了!”
![]()
这段路就得慢慢走慢慢看。蹲下来瞅瞅红岩上的青苔,纹理比姑娘们做的美甲还细致;雨后更有意思,溪水里有小虾米游来游去,这说明空气是真的好,吸进去的每口都带着草木香。走累了蹲溪边洗洗手,溪水凉丝丝的,夏天来这儿,比待空调房里舒服多了。
![]()
这儿得提醒一句:溪边长了不少野生铁线蕨,看着嫩但别乱碰,咱做文明游客,只看不动,给后面来的人也留份好看的。
2️⃣ 青苔古道(2.5km):走在“绿色地毯”上,连脚步都变轻了
从溪谷往上走,就到了青苔古道。这段路我最稀罕,青石板被山泉泡得发亮,藤蔓从老树枝上垂下来,跟挂了道绿帘子似的。阳光从树叶缝里洒在青苔上,绿得晃眼,走的时候得慢点儿——不是怕摔,是舍不得踩坏这层“绿毯子”。
![]()
运气好的话,能碰到当地老人挎着竹篮采野茶。别不好意思,凑过去唠两句,老人们都热情,会指给你看哪片茶好,还说这茶泡水有多香。深秋来更有味道,金黄的叶子铺在石阶上,踩上去“沙沙”响,跟小时候踩雪似的,一下就想起小时候了。
![]()
这段路没陡坡,全是缓坡往上走,走的时候多深呼吸,把城里的浊气都吐出去,吸点草木的清气,比吃啥补药都强。
3️⃣ 中马腰观景台(2km):“山、湖、城”同框,拍照刷爆朋友圈
爬到中马腰观景台,先别着急走,找个石凳坐下歇会儿,喝口水喘口气,再往远处看——保准你忍不住“哇”一声!左边玄武湖波光粼粼的,像撒了把碎银子;右边南京城的全景都在眼前,紫峰大厦、鸡鸣寺的塔尖都能看着,近处是一层一层的树,山、湖、城凑一块儿,那层次感,绝了!
![]()
这儿可是拍照的好地方,晴天中午的时候,阳光从树叶缝里洒在观景台地上,光斑一跳一跳的,站那儿随便摆个姿势,不用修图都好看。摄影的人都带着三脚架来蹲点,就为了拍张“树映着城”的大片。咱普通人也别怕,手机横过来拍全景,发朋友圈配句“在南京,日子也能过成诗”,评论区肯定全是问地址的。
![]()
要是带孩子来,还能跟他讲讲南京的事儿,指着远处的建筑说点历史,这趟徒步不光玩得开心,还能给娃补补知识,多好。
4️⃣ 头陀岭下撤段(2.5km):竹林夕阳加惊喜,下山都舍不得走
歇够了就往下走,要是体力还行,先登顶头陀岭再下来,也就多走十几分钟,站在紫金山最高处往下看,视野更开阔。要是觉得累,直接从观景台往下走也成,景色一点不差。
![]()
下山路上能碰到一大片竹林,竹子长得又高又密,阳光穿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柱,走在里面跟走“时光隧道”似的。更有意思的是,竹林里还藏着抗战时候的石头哨岗,虽然只剩个架子,但能想起当年战士在这儿站岗的样子,心里还挺有感触的。
![]()
傍晚4点以后来这儿,那才叫赚了!夕阳把天上的云染成橘红色,连地上的红石头都变成暖橙色了,远处紫峰大厦的影子在暮色里慢慢清楚,老竹林和新楼房凑一块儿,那种老的和新的撞在一块儿的感觉,没法用话形容,得自己站那儿才知道。
土著级Tips:这些细节让你玩得更舒坦
咱出去玩,细节很重要,这些干货记好了,别走冤枉路!
⏰ 最佳时段:4-5月春茶季和9-10月天凉快的时候去最好。春茶季能看见采茶叶的老人,空气里都是茶香;天凉快的时候不冷不热,树叶也开始变色,景色最有层次。千万别赶梅雨季去,那时候台阶上全是泥,滑得能摔屁股蹲儿。
![]()
装备建议:一定要穿防滑的徒步鞋或者运动鞋,溪石路有点滑,别穿凉鞋、皮鞋,不然真能一步一滑。有便携登山杖就带上,走台阶省劲儿,没有的话捡根结实树枝也行。
交通攻略:走环线最省劲儿,不回头!从地铁4号线王家湾站2号口进,一直走到蒋王庙站出,不用走重复路,地铁换乘也方便,本地人、外地人都好走。
![]()
美食彩蛋:下山到王家湾站旁边的馄饨铺,一定要尝尝!老板姓王,土生土长南京人,馄饨都是现包现煮,肉馅调得特别香。跟老板说“谷里来的山友”,就免费送碗紫菜汤,那汤鲜得能把碗底都喝干净。
⚠️ 注意事项:谷里的山泉水看着干净,但别直接喝,万一闹肚子就糟了。另外,这儿是原生态的地儿,没垃圾桶,随身带个垃圾袋,把垃圾都带走,让这好地方一直干净着。
最后唠两句:在南京,把日子过成诗其实很简单
有人说,南京的底色是梧桐树,叶子遮天蔽日的,藏着说不完的事儿。我觉得,紫金山红石谷是这底色里藏着的一首小诗,没那么多热闹,就只有溪水、红石、青苔和竹林,安安静静的,等着懂它的人来。
![]()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伙儿都心动了吧?别光想,有空约上家人朋友去走走,感受下“清泉石上流”的舒服劲儿。咱也互动下:你还知道南京有哪些没人挤的徒步路线?评论区晒你的轨迹图,咱聊聊,下次组队一起去!觉得这攻略有用的,点个赞、关注下,后面再给大伙儿分享更多好玩的小众地儿!
#旅游##0元福利尽在旅游展##旅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