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扳手轻敲螺丝的脆响,曾是许某在狱中维修间最熟悉的声音。二十年后,同样的声音在他自己的公司车间里回荡,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这人生轨迹的惊人逆转,源于闽西监狱民警递来的一把“特殊钥匙”。
深渊中的微光:绝望与转机
二十年前,许某因一时冲动,在与小偷的搏斗中,不慎致人死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冰冷的铁窗后,是无尽的悔恨与绝望。面对漫长的刑期、支离破碎的家庭,他一度感到窒息和绝望。
“死缓不是终点,好好表现,两年后是可以申请减为无期徒刑的,关键看你自己怎么做。”个谈教育时,民警的话像一束微光,穿透了许某心中的黑暗。“我还有机会?”这个念头第一次在他心中生根。
![]()
维修间的重生:民警引导与技能点亮
细心的民警注意到,许某对机械设备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常常会多看几眼,甚至主动询问其工作原理。“许某,监狱准备举办第一届‘机修技能培训班’,我看你对机械挺有感觉,想不想试试?” 许某的转变,民警们看在眼里,主动询问其意愿。
从此,监区的维修间成了许某的“重生之地”。课后时间,他仍埋头翻阅《机械原理》《缝纫机维修大全》等书籍,时不时在脑海里模拟拆装步骤。从最基础的扳手螺丝到复杂的电路、精密的数控机台调试,他的技能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越发精湛。
新生之门的钥匙:技能在手,希望在前
二十年的时光,在专注的学习与改造中悄然流逝。临释前,民警叮嘱道:“出去了,靠本事吃饭,堂堂正正做人。你学的技术,就是你的‘敲门砖’‘护身符’。”许某带着这份嘱托,踏上了归途,决心运用在狱中磨炼的技能创业,开一家机械维修服务公司。
凭借精湛的维修技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真诚热情的服务,渐渐地,“许师傅的技术好、靠得住”的名声传开了,公司业务步入正轨。在生活改善的同时,他还坚持定期汇款给被害者家属,用自己的劳动所得默默履行着内心的救赎。
![]()
人生难免跌宕起伏。许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即使曾经深陷迷途,只要真心悔过、勇于改变,脚下总会有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来源 | 闽西监狱
作者 | 傅剑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