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一座“沉睡”多年的老粮仓,以一家咖啡馆的身份“苏醒”。这场静默的变身不仅是功能的转换,更是一场历史与现代的生动对话。
走进位于佛冈县城解放路怡景街2号的赤野咖啡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无处不在。原本用于储存谷物的高大空间被完整保留,赋予了咖啡馆开阔通透的格局。昔日粮仓的木质结构裸露在外,与时尚的金属台凳、温暖的灯光形成了巧妙的融合,这里不仅有时光的味道,也弥漫着咖啡豆现磨后的醇香。
![]()
佛冈旧粮仓原貌。谢美琪 摄
![]()
改造后的咖啡店内部。郑文嘉 摄
“粮仓是几代人的回忆,我当时想可不可以让多些年轻人愿意进入粮仓这里,去了解粮仓以前的故事,又可以让老一辈人的回忆在此重生。”咖啡店老板黄斌说道。
这场改造,并非易事。如何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也满足现代商业运营的功能需求,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黄斌说:“当时的原则就是能留则留、能改则巧改,比如粮仓的木结构和墙身,会尽量保留下来。开业的时候,以为顾客会是年轻男女,但是想不到有叔叔阿姨光临,他们路过都会来尝试。”
这座咖啡馆的蝶变,正是佛冈县盘活闲置资产、推动老建筑重生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历史标本,而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客厅”。
“环境都好舒服,我觉得挺艺术的。这样改装很有创意。”顾客纷纷表示有回到小时候的感觉,特别是大门像以前农村的大木门,不自觉地想在门口处拍张自拍照。
据主理人透露,未来他们还计划更多地去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饮品,希望能从一个单纯的休闲空间,升级为一个连接城乡、传承文化的多元平台。一杯咖啡,升腾的不仅是香气,更是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记忆与未来的佛冈故事。
从储藏五谷的粮仓到飘散着咖啡香味的文化空间,只是功能不变。作为历史和文化的内核,这座老建筑的新生也为市民打开了一扇观察佛冈历史痕迹的窗口。
撰文:罗沅琪 贺欢 通讯员 郑文嘉 谢美琪
![]()
【作者】 罗沅琪;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