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消费日报网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英德锚定“走在前、当表率、做示范”目标要求,以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为助力,持续发力壮大县域经济。2025年前三季度,英德市实现生产总值329.45亿元,同比增长3.7%;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在清远市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顺利通过“三年初见成效”第二批验收。
![]()
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产业发展 助力“百千万工程”
英德素有“世界红茶之乡”和“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美誉。在省“百千万工程”及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政策推动下,英德市紧抓产业基础和优势,以工业化思维大力发展英德红茶和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截至2025年9月,英德市茶园面积达18.65万亩,茶叶干茶产量15392吨,共有茶企88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清远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2家,带动从业人员15.5万人。西牛麻竹笋种植总面积达86.39万亩,鲜笋产量134.37万吨,共有麻竹笋经营主体667家,种植农户达8.9万户,从业人员总数超17万人。2024年底,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9.65亿元,成为清远首批突破百亿产值的农业产业。英德红茶2024年综合产值达90.45亿元,力争在2025年实现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
当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如何实现产业产值最大化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英德认为,要在基础规模上提升产值,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位于英德市西牛镇的麻竹笋“补改投”产业园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清远农投笋业有限公司正加紧推进入驻后的生产准备工作。
“我们公司目前拥有自有麻竹种植基地3200亩,并配备高标准综合出口食品加工厂1家、麻竹笋出口食品加工厂2家、初加工点2家以及标准收储点4家。主要产品有罐头清水笋、袋装清水笋、益生菌发酵酸笋、熟制非发酵黄笋等。”公司负责人江斯娜介绍说。据了解,该公司总投资约4800万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作为清远农业投资集团布局西牛麻竹笋百亿产业的关键项目,该公司的入驻,将有力推动构建西牛麻竹笋“种植+加工+仓储+交易+研发+数字化管理”一体化产业链条。此外,英德还不断推动麻竹笋产品种类多元化,创新推出山椒笋片、生笋丝、益生菌酸笋、糯米笋等产品形态,酸菜小笋、鹅笋煲、笋尖腊肉等预制菜产品崭露头角。
![]()
清远农投笋业有限公司正是英德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的代表。该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原则,加快打造“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坚持扩规模、深加工、优品牌并举,持续引导企业引进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想方设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土特产”从初级农产品到“精深加工”转变,全市麻竹笋精深加工产值从2022年8亿元发展到2024年的25.76亿元,增长222%。2025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首次跻身全国红茶类第一,1-9月红茶综合产值达81.88亿元;西牛麻竹笋产业创新新产品超20款,1-9月麻竹笋综合产值达96.34亿元,发展势头旺盛。
科技创新赋能 做强“两大百亿”产业
走进英德市英红镇的英九庄园中央智能茶厂,新鲜采摘的茶青在全自动设备中进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制茶工序。这是全国首条5G+AI的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的英德红茶红条茶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可以节省80%的劳动力,产能比传统生产提高3-4倍。”英九庄园负责人吴镜文介绍,中央智能茶厂参数设置均为英红九号“量身定做”,可以保证产出茶品质量稳定,解决了传统手工制茶工艺的“痛点”。据了解,这个智能化的中央智能茶厂由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打造,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到品牌营销、市场销售,形成了一套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
![]()
近年来,英德以“把生态装进茶杯”为核心理念,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一方面,成立英德红茶产业研究院,聘请国内权威专家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叶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针对红茶全产业链薄弱环节和未来趋势进行持续科技攻关。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省级现代产业园创建,构建服务英德红茶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示范体系,建成国内首个实现数字精准控制和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的加工技术工程中心,通过数字化、互联网技术推广和运用,建设茶园物联网、茶园生产管理和茶园数字化运营系统,打造“一亩茶园”数字化标准示范基地。目前,该市打造科技创新平台11个,研发相关专利30余项。
通过生态与科技的双轮驱动,英德红茶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英德连续15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域(全国重点产茶县),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科技化浪潮同样席卷到西牛麻竹笋产业。位于英德西牛镇的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各司其职进行着竹制餐具生产,竹原料经过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加工后,被制作成一个个餐具,竹味清香扑鼻。该企业是一家从事“以竹代塑”、以竹代煤、以竹代粮、以竹代材系列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竹业科技咨询为一体的现代高新科技企业。
![]()
“这个竹粉盒子,别看它普普通通,可是大有乾坤,科技感满满。” 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秀平说道,通过回收废弃麻竹笋简、笋壳和竹子,研发全降解竹生物基材料制成的一次性餐盒、刀叉勺、农膜,杯子等。这些竹制餐具使用创新型专利配方全降解复合材料,以可再生竹纤维原材料为主,全生物降解材质在土壤和自然环境下,128天可以自然降解93.8%,大大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获得了欧洲CE认证、FDA认证、德国TUV莱茵与SGS检测、国家标准认证,成功打入了欧盟,美国,印尼等国际市场。“以竹代塑”不仅直接提高当地笋农收入,进一步增加绿色产业产值,而且有效破解塑料污染难题,使群众美丽的家园更加健康、可持续,充满绿意生机。
![]()
为推动麻竹笋产业升级,英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正式加挂“英德市西牛麻竹笋研究中心”牌子,与清远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深化合作,共同建立健全研究中心工作管理运营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实现路径和完成目标,全面提升麻竹笋品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农文旅融合发展 “美丽经济”吸引四方游客
秋季的积庆里红茶谷,3000亩生态茶园层峦叠翠。游客除了可以欣赏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滋养出的茶园风光,还可以体验策马茶山、擂茶粥制作、非遗手作、茶树扦插等手工DIY活动,其乐无穷。
![]()
“游英德,当然要来看英德的老茶园、古建筑、好山水!”一位到英德游玩的珠三角游客如是说。在英德市英红镇红旗茶厂内,红砖旧厂房变身网红打卡点,年轻人手捧英红奶茶流连文创店,研学团队正静待茶史讲解…除了壮大茶产业规模,英德也在茶旅融合发展上不断寻求创新。
红茶文化是英德“金字招牌”,如何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推介英德红茶文化。”红旗茶厂副总经理彭友岚如是回答。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老厂,曾是国家红碎茶标准制定者,如今成功转型为文旅融合新地标。斑驳厂房内,一边是运转中的红茶生产线,一边已变身为茶文化展厅与体验工坊。游客挽袖体验揉捻、发酵等制茶工艺,研学团队在“红旗大讲堂”聆听茶史,新式茶饮在文创区飘香。
![]()
英德凭借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锚定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结合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战略,充分发挥农业与自然资源优势,创新性地将茶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茶旅+”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生产向多元价值创造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茶园变景区、茶厂变景点、茶农变导游的生动实践,不断丰富产业内涵。
发展研学产业也是英德深化农文旅融合的有力探索。围绕打造“省级研学标杆城市”,英德构建“1+4+6+N”工作体系,深挖茶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邀请清远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文教智谷清远园区,成立研学旅行产业学院,建成各级研学基(营)地30家,精心推出“茶香英德之旅、绿美英德之旅、溶洞探秘之旅、文化寻根之旅、农耕文化之旅、技艺研习之旅、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研学等路线。其中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研学路线将西牛麻竹笋主题公园、现代加工展示区、流通中心、产业展示中心和麻竹笋餐厅串珠成线,参与者可以深入了解西牛麻竹笋从种植到流通、从加工到品尝的全产业链故事,感受“剥皮黄金”的独特魅力。
![]()
据悉,通过深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文章,英德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强县。2025年上半年英德市接待游客248.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1%和19.84%,“双节”假期接待游客增长70.21%,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助力村民变富、村庄变美、县域变强。
![]()
下一步,英德市将持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工业化发展、科技化创新、农文旅融合三大路径,不断推进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等重点项目建设,把“百千万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让家乡有新变化,让群众看到新实效,使得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把发展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英 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