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清运河钞关附近,有一条街,叫做考棚街。之所以叫街而不是胡同,是因为它比一般的胡同要宽一些——尽管临清的胡同多,它还划不到胡同的范围——只能是比较宽的胡同,所以 权且当作一条街吧。
印象里考棚街是南北向,胡同口有一个陈旧的牌坊,牌坊中间是季羡林先生题写的“考棚街”牌匾,两边是现代书法家写的楹联。从胡同名“考棚街”猜测,这里可能是学校聚集地,也可能多年以前曾经考出过秀才状元举人,也抑或是季老先生曾经在这条街里读过书,不然,身为国学大家的季老先生怎么会亲自题写街名呢。
考棚街两旁,建筑房舍参差不一。大多数是八、九十年代的红瓦平房,几层的楼房不多。偶尔还有几栋六、七十年代的小房屋,模糊的标语若隐若现。从街道向左右会延伸出大大小小的胡同——这是名副其实的胡同,并排行走两个人就显得局促。 街道里的一些居民,来来往往,悠闲自在。也有几家小店铺,小吃、文玩,等等。
大约在二百多米处,街道右侧果然有一座学校。这是一座现代化建筑的学校——临清民族实验中学,高大的校门,庄严气派,不过大门是关着的,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
有两副对联:
百年学府育士抡才人文蔚起千秋业
数代园丁传薪续火科教勃兴万世春
书院荷香名校芳远传天下
考棚韵久后杰辈出报中华
![]()
在校门旁边,有一块石牌“考棚黉门”。黉(hóng)门,古代称学校之门,始见于东汉。 黉门泛指各级官学,明清时期常与国子监等中央教育机构关联。
借助“豆包”技术,搜索出考棚黉门的一些具体信息:
![]()
至此终于明白,“考棚街”即为学校之街,教育之街,或者说是学问之街。走在这条街上,会有一种有学问之感。
临清,还是有历史感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