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楚汉争霸,项羽英雄盖世,贵族出身,一呼百应,在占尽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是败北陨落。刘邦阡陌出身,起义之路坎坷,却最终赢得全国性的胜利。何故?
刘邦夺得最终胜利后,在一次犒劳群臣并忆苦思甜的宴会上,问大家,说:项羽出身望族,占尽先机,追随者众多,优势在手,“为何我可以击败他而得天下,而项羽会失败?”
有人说,项羽心胸狭窄,容不下有功的人,容不下有才能的人,获得战果不与众人分享,而独吞。
刘邦说,你们只答对了其一;其二,我有张良,萧何,韩信,云云,接着就是流传于世而众所周知的那段说辞: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无论是众人的说法还是刘邦的补充,其实就道出一个核心: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刘邦是团队作战。
刘邦在整个楚汉争霸期间,始终没有把自己置于汉军的绝对“明星”地位,而是贯穿楚汉始终的致力于招揽人才,选用比自己有才干的人,而且只要是愿意跟他一起干的人,刘邦是甘愿做绿叶,托举团队成员。
刘邦把自己的汉军阵营,当成了一个各路枭雄成就自我的“舞台”;所以,才有韩信,英布,彭越等枭雄的大展身手,建功立业。
刘邦虽然读书不多,出身草莽,但是格局高远。刘邦及其开创的汉朝廷,成为2000年前华夏人才涌现不断的大舞台,源源不断涌现而出的优秀的华夏精英的持续几百年的奋斗,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核心疆域和主体文化。
汉帝国之所以成功,强汉之所以造就,源于王朝开创者高远的格局以及他所塑造的后世基因,让那个时代伟人和英豪层出不穷。(顺便吐槽一下,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则人才匮乏,两百年余年毫无建树,无绩可陈。)
项羽与刘邦之异,是个人和平台的区别。
在当下中国的音乐界,出现刀郎(罗林)现象。与以往各路音乐人不同,刀郎把自己转变成了一个舞台,尽管他依然是舞台的明星,但是他也有意让自己成为一个平台,让众多年轻的音乐人借此平台可以一展身手成为明星之一。
而观览整个中国音乐界,其他人还依旧处在一个致力于让自己变成舞台明星的意识形态中,无论是那些与刀郎同时代的资深的音乐人士,还是当下最活跃的新一代,毫无例外都是自己争做明星,并以此为奋斗目标。
但刀郎不是,他的2024-25年这一轮的46场巡演,无论是乐队的演奏人员,还是演唱团队,刀郎毫无保留的将他们推向前台,给予曝光,为他们塑造明星效应。这一行为与国内过去的所有演唱会形式不同。
因此,在“刀郎舞台”上(可以这么说,刀郎其实已经超脱于一个人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平台),有新一代演唱歌手出圈并成为亮眼的新星。
徐子尧、周煜琦,两位在读的音乐专业学生,借助“刀郎舞台”成为小有名气的歌手。赵天蔚,刀小娟也能够家喻户晓。乐队的演奏者,也因此收获了业内响亮的知名度和名誉,有赖于刀郎46次连续将他们推出前台亮相,展示技艺。
![]()
刀郎的更大的贡献,是用他的舞台,让中国传统乐器因此大放熠彩,从被西方乐器包围的主流圈破墙而出,有了中华传统乐器的一席之地,让中国人看到传统民族乐器的光。
所有这一切,是刀郎甘于做平台的大局观而结出的硕果。试想,如果刀郎是“项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形式,那些他的团队的年轻的音乐人何以出人头地,那些演奏者何时扬名立万。刀郎的这样的作为,是有更高更大的格局。
有的人终其目标是想做舞台的明星,而刀郎将自己变成舞台。
刀郎有可能成为中国音乐界的“刘邦”;他的成功可能不是音乐人的简单成功,很可能会开创一个王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