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庭院 老太湖石桌
在苏式园林的造景体系中,太湖石始终是 “以石为山、以石寄情” 的核心元素,其 “瘦、皱、漏、透” 的天然肌理,恰如将自然山水浓缩于一方石材之中,成为文人雅士寄托 “林泉之志” 的载体。而这张天然老太湖石随形石桌,便是以老太湖石的百年风骨为基,循石材天然形态雕琢而成,不刻意追求规整,却将 “天工” 与 “匠心” 揉为一体,成为庭院中可坐、可赏、可品茗论道的雅致之器。
![]()
此石桌选用的天然老太湖石,是历经岁月洗礼的珍品 —— 石材色泽呈深浅不一的青灰,表面因长期受流水冲刷、风化侵蚀,形成了密布的褶皱与孔洞:“瘦” 则线条遒劲,桌沿似山峦起伏,不显臃肿;“皱” 则肌理丰富,每一道纹路都如自然龟裂的岩面,藏着时光的痕迹;“漏” 则孔洞交错,阳光透过石孔洒下斑驳光影,似山间云雾流动;“透” 则通透灵动,从侧面望去,石桌的镂空处若隐若现,不似普通石桌的厚重沉闷,反倒透着 “虽由石造,却有山水之灵” 的轻盈感。
![]()
最妙的是随形石体,顺应着老太湖石的天然轮廓,是对自然的尊重,更暗合了中式美学 “道法自然” 的追求,让石桌仿佛是从庭院土壤中自然 “生长” 而出,与周遭的花木、流水、青石缸形成和谐共鸣。
![]()
置于庭院角落,搭配几株芭蕉、一片翠竹,石桌的 “瘦皱漏透” 与植物的鲜活翠绿形成对比,瞬间让空间有了 “小中见大” 的园林意境;春日里,围坐石桌旁,桌上摆放茶席,煮茶品茗,看石桌孔洞间缠绕的藤蔓开花,听鸟鸣声从石缝间掠过,便有 “坐石观云,煮茶听雨” 的文人雅趣;
![]()
夏日午后,石桌表面因太湖石的特性自带清凉,无需刻意降温,手抚桌面便能感受沁凉触感,搭配石凳闲坐,看庭院中荷花缸里的锦鲤游动,暑气瞬间消散;秋日则可在桌上摆放果盘、酒盏,与亲友围坐赏月,老太湖石的青灰与秋叶的金黄相映,尽显 “天高地阔,岁月静好” 的意境。
![]()
这张天然老太湖石随形石桌,是文人情怀与庭院生活的载体。每一次围坐,都是与自然的对话;每一次观赏,都是对中式美学的体悟,让庭院不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藏着 “山水灵韵” 的精神栖居地。
![]()
![]()
![]()
![]()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