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大附中教改回归传统?马玉国校长首次公开回应

0
分享至


传说中“最像大学的中学”——北大附中教育改革仍在继续么?还是已经回归了传统模式?

三年前,伴随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党委书记马玉国出任北大附中校长,关于北大附中教育改革何去何从,便成为京城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是北大附中建校65周年。最近,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访谈时时,首次对此进行公开回应。


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

曾经被视为“改革先锋”的北大附中在国内中学率先推出包括选课制、走班制、书院制等系列教改举措,虽然一路伴随争议,但北大附中的教改在国内中学教育领域的探索意义和创新价值备受瞩目。

“最大的‘正事儿’就是以最有利于学生自主成长的方式去提供一个舒适包容的环境”

拥有典型理科思维和多年高校工作经历的马玉国校长对待北大附中教改的态度更为务实和审慎——“要根据学生成长的需求来决定中学教育阶段应该扬弃的制度,对孩子有益的制度就要保留。”“对中学而言,最大的‘正事儿’就是以最有利于学生自主成长的方式去提供一个舒适包容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理解自由的限度。”

对于之前北大附中的教育改革,马玉国校长有自己的观察和反思。比如,关于走班制,他认为,北大附中的走班制,过去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稳定的联结,家校沟通不畅,特别是对于一些不适应这种管理模式的学生,高一学年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另外,在走班制的体系下,导师应取代班主任的角色,与学生形成紧密的关系,但在实践中落地存在很多困难。

在访谈中,马玉国校长使用的一个关键词是“平衡”。这个关键词,或许可以理解为他掌舵北大附中三年多来在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点。这种基于理想与现实、激进与保守、变革与传统之间的“平衡”,既是价值立场,也是实操策略,引导北大附中教育改革在新阶段向前推进。

“在基于学生兴趣的自由探索与高考升学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据介绍,北大附中2024年对走班制进行一定调整:针对高中九大学科(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将选择同样课程的学生及其教室固定下来。

“也就是说,过去的走班制是‘满楼跑’。调整后,按书院将学生初步分到不同的教学班,每个班也重新获得了专属的上课空间。”马校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九大学科外的艺体技课程以及选修课,则对全体学生开放自由选择。我们通过这种“部分固定”的方式,尽量赋予课程体系更大的弹性,给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在当下高考选科的背景下,从育人的务实目标出发,我们并没有轻易改变大的框架,而是通过优化,推动导师制真正落地。”关于导师制,马校长介绍,目前北大附中实行全员导师制,每位导师平均对接8—20名学生,并规定所有学生的导师必须来自其任课教师,确保导师有稳定的课堂时间对学生充分观察与了解,与之逐渐形成紧密关系。

在现有的高考升学制度框架中,崇尚学生自由探索的北大附中将如何应对,这是近年来北大附中教改所面临的一道必答题。马玉国校长表示,“现有空间内,我们尝试在基于学生兴趣的自由探索与高考升学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我认为,没必要将兴趣探索与高考升学进行人为对立与割裂,很多找到了兴趣的孩子,准备高考的动力就是希望通过高考获取更好的兴趣发展平台。”

参考北大学科建设思路,北大附中正式启动学科长制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在新阶段的北大附中,马玉国校长也在探索新的制度调整,比如参考北大的学科建设思路,北大附中正式启动学科长制。在他看来,学科长与传统意义上的教研组长不同,教研组长是“对课程负责”,学科长则不仅对课程和学科负责,更要“对人负责”。“要从学科队伍长远建设的角度,思考怎么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怎么培养年轻人,如何更精准地进行资源配置。”

可以说,马玉国校长在访谈中所释放的多个信号,是当下我们去认识和理解当下北大附中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视角。毫无疑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大附中都是观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典样本。

当然,我们关注到这两年北大附中在大中衔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学科竞赛、教育集团化办学等领域都有新的突破,比如,针对物理学科专项拔尖培养,学校推进“北京大学物理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聚焦物理学科拔尖人才的早期培育;另外,北大附中还和北大元培学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成立“跨学科人才共建基地”,双方将重点探索大中贯通人才培养与跨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未来北大附中在教育改革的新思考和新探索,我们将继续关注。‍

文|老罗

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德宏观教”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京城教育圈获授权转载‍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雷军挖来前DeepSeek大将!大模型团队40人合影曝光,疑进军具身智能

雷军挖来前DeepSeek大将!大模型团队40人合影曝光,疑进军具身智能

智东西
2025-11-12 15:45:12
涉案超27亿元!跨境赌博十大逃犯之一佘智江被引渡回国 公安部披露详情

涉案超27亿元!跨境赌博十大逃犯之一佘智江被引渡回国 公安部披露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22:50:06
规范“远洋捕捞”式执法,长三角率先出手

规范“远洋捕捞”式执法,长三角率先出手

上观新闻
2025-11-13 07:08:05
是谁干掉了新加坡?2026最佳城市排行榜出炉

是谁干掉了新加坡?2026最佳城市排行榜出炉

新加坡眼
2025-11-12 22:24:52
汪士钦超巨失误!解围变乌龙助攻,两战越南均丢球,媒体人不满

汪士钦超巨失误!解围变乌龙助攻,两战越南均丢球,媒体人不满

奥拜尔
2025-11-12 21:27:05
180万件,中国蝉联第一!

180万件,中国蝉联第一!

陆弃
2025-11-13 08:20:03
曼联四大主力恐丢首发!12月魔鬼赛程来袭,球队遭遇双重冲击

曼联四大主力恐丢首发!12月魔鬼赛程来袭,球队遭遇双重冲击

夜白侃球
2025-11-12 21:52:19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丰谭笔录
2025-11-12 00:12:49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她曾是上海知名主持,公开指责同事破坏自己家庭,如今已成女老板

她曾是上海知名主持,公开指责同事破坏自己家庭,如今已成女老板

涵豆说娱
2025-11-12 15:17:10
相当炸裂!网传某大厂领导裁掉一个边缘员工,然后和她结婚了

相当炸裂!网传某大厂领导裁掉一个边缘员工,然后和她结婚了

星河也灿烂
2025-10-30 16:46:24
石家庄万象城一年轻女子坠楼,目击者:劝了3个小时,心里不是滋味

石家庄万象城一年轻女子坠楼,目击者:劝了3个小时,心里不是滋味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3 06:00:05
太离谱!男子停车总显示“已入场”,一查同小区竟有5辆车套牌

太离谱!男子停车总显示“已入场”,一查同小区竟有5辆车套牌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26:53
6000平方公里沙漠变绿,10多万股民血本无归,是谁导演这场戏

6000平方公里沙漠变绿,10多万股民血本无归,是谁导演这场戏

一号位故事
2025-11-12 09:46:54
天津发生一起冲突事件!

天津发生一起冲突事件!

天津族
2025-11-13 07:33:04
11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杭州最年长老人之一的他,每天必吃鸡蛋羹、维生素,如今还有两大爱好:看电视、聊八卦

11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杭州最年长老人之一的他,每天必吃鸡蛋羹、维生素,如今还有两大爱好:看电视、聊八卦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15:35:43
关注!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

关注!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

人在长安
2025-11-12 21:16:29
暴刚已任吉林市纪委书记

暴刚已任吉林市纪委书记

吉刻新闻
2025-11-13 07:37:22
美国政坛大地震!全部女官员集结对飚白宫!特朗普这次麻烦大了?

美国政坛大地震!全部女官员集结对飚白宫!特朗普这次麻烦大了?

boss外传
2025-11-12 06:00:03
2025-11-13 09:00:49
京城教育圈 incentive-icons
京城教育圈
聊聊京城教育圈的人和事
5826文章数 85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THE世界大学就业力排名公布,超全解析来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美国次级车贷违约率创历史新高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零红蝶:重制版》新细节:两美女牵手 射影机升级

亲子要闻

离手的水不能喝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手机要闻

智能手机厂商首家:小米应用商店打通腾讯元器智能体分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