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以来,成都多家企业完成融资,涉及合尔康医疗、易澄新能、成都瑞迪威等企业,涵盖大健康、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生态圈。
此外,除成都企业获得融资外,成都本地资本近期同样动作频频。包括成都科创投集团、国生资本等均近一段时间先后投资了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馥昶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涉及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大健康等赛道企业。
封面新闻获悉,天虎科技梳理了近期值得关注的投融资事件: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合尔康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11月12日,专注于慢病管理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成都合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怀格资本领投,国生资本、成都高新创投跟投。
据悉,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合尔康在慢病管理软件平台、硬件试剂平台与数据AI三位一体的系统布局,扩大医院及社区应用部署;并加速糖尿病AI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推动AI诊疗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规模化落地。
合尔康成立于2020年11月,专注于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合尔康的核心研发团队多来自华为,在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处理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实践经验,目前合尔康成为多家国际与国内头部血糖医疗产品企业在血糖管理系统上唯一或首选合作伙伴,在国内上千家医院部署应用。
蜂鸟中试基金投资易澄新能
近日,易澄新能成功完成数千万级第二轮融资,本轮由上海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领投,翌昕投资和蜂鸟中试基金跟投,老股东麟阁创投追加投资。此次投资将助力易澄新能加速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布局,抢占下一代太阳能技术制高点。
成都易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由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北大、川大和北航的7位博士联合创立,其中5位来自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在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工艺上取得了系列突破。公司最新一代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效率已突破20%,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可靠性方面,团队创新性地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温度适应性提升至170°C以上,常规寿命提升至15年以上,高清透明和超薄柔性电池片已制样成功,公司首条中试产线今年9月建成,已初步具备工艺验证与样品制备能力。
蜂鸟中试平台助力易澄新能“有机光伏及其智能产品中试熟化项目” 获得了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 “1+N”模式资金支持。未来双方将在智能硬件终端、物联网等领域发挥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共同研发适配OSCs电池的终端产品,推动OSCs技术实现产业化。
成都瑞迪威获C+轮融资
11月,微波毫米波雷达SoC芯片及相控阵天线等研发制造商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C+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四川产业基金旗下的四川协同振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管理的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
成都瑞迪威科技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芯谷产业园,主要有相控阵天线集成技术、微波毫米波组件小型化设计技术、微波毫米波组件功能一体化集成技术等。作为国内率先实现相关技术工程化应用的企业,成都瑞迪威有效填补国内在高端射频前端与微系统领域的关键环节空白。
本次投资将重点助力瑞迪威加速其核心产品——毫米波SoC芯片及高集成度“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的规模化量产与迭代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在专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
国生资本已投企业顺利完成B轮融资
11月,国内外泌体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老股东中博聚力继续领投,国生资本跟投。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外泌体科技企业已累计获得多轮数亿元融资,截至目前已经获得包括中博聚力、澜峰资本、泰煜投资、火山石资本、百度风投等机构的两次以上的参投,持续获得现有股东认可并追加投资。本轮融资的完成,将助力公司开发新一代外泌体再生疗法及系统抗衰解决方案,加速外泌体治疗应用落地。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聚焦外泌体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恩泽康泰现已建成外泌体多组学分析平台(Exoomics®)、工程化外泌体平台(Echosome®)及外泌体规模化生产平台(EchoPharm®),覆盖外泌体“认知”、“改造”及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基于三大技术平台,公司与国内外超千家医院、科研院校及企业建立合作,助力发表外泌体学术论文300余篇。2021年建设国内首个外泌体GMP车间公司,单批次生产规模达500L,年产量超百万支。
成都科创投集团领投,馥昶空间获B轮融资
11月,卫星电源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商馥昶空间完成新一轮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成都科创投集团领投。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馥昶空间在成都打造针对新一代高效大功率卫星供配电系统的西南研发中心,加速馥昶空间在西南地区的产业布局。目前,馥昶空间全资子公司——成都空间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已在成都市成华区完成工商注册。这也意味着,馥昶空间西南研发制造基地重磅落地成都。
核心团队来自航天电源专业研究所和中科院的馥昶空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已为国内外超过60家卫星总体单位提供配套服务,参与发射任务70余次,实现配套卫星在轨飞行240余颗,配套研制卫星近310颗。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独角兽培育企业。
封面新闻记者 温彦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