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敷面膜,真的有必要吗?
作者|沐 沐
责编|高 高
来源|聚美丽
近几年热销的儿童面膜,究竟是真有需求,还是又一轮智商税?
近日,由加拿大知名演员Shay Mitchell创立的儿童护肤新品牌Rini,因其产品系列主打儿童保湿水凝胶面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其中最直接的批评来自欧莱雅集团旗下护肤品牌科颜氏。
![]()
△图源:cosmetics business
据时尚媒体Fashion News One发布的小红书笔记显示,科颜氏在Ins上明确表明其反对儿童使用面膜的立场。
![]()
△图源:小红书
在科颜氏发布的图片上,一个孩子戴着一个纸板鲨鱼面具,这款面具专为娱乐和玩耍而设计,屏幕上的文字写道:“这是孩子们唯一应该戴的面具。”另外,配文还写道:“让他们拥有蓬乱的头发和自由奔放的心灵,而不是复杂的护肤程序。”
![]()
△图源:小红书
而除品牌方发声之外,也有不少来自C端甚至专业医生的社交媒体用户加入讨论。其中,多数用户对此持反对态度:“停止针对儿童”“向孩子们推销他们绝对不需要的东西”“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这令人非常担忧。孩子们不需要这类产品,这实际上是在向他们传递错误的信息,让他们觉得自己需要额外的‘东西’,觉得自己现在的样子还不够好”……
不过,也有部分用户对Rini的品牌理念表示赞同:“多么好的想法!我们妈妈们需要这个”……
回看国内市场,也同样存在不少“儿童面膜”,似乎还有快速增加的态势。聚美丽访谈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重点对以下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从需求端来看,儿童使用面膜是否有必要?
法规上,儿童面膜的合规性该如何界定?
儿童面膜安全吗?可能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此类儿童面膜的争议,对儿童化妆品有何意义?
儿童也要敷面膜,是“伪需求”?
对于儿童是否需要面膜这个问题,美妆KOL、品牌方与行业专家的观点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没有必要。
![]()
从皮肤科学的角度,儿童化妆品技术安全联盟发起人、巢归研究院科学传播负责人芒奇金一针见血地指出:“健康儿童皮肤本身的水合状态就很好,不需要通过敷面膜来额外补水。”
美妆专业KOL配方师Rex也持相同观点,他补充道:“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真皮层也较脆弱,但其含水量和成年人差不多甚至更高。最基本的保湿,用传统的乳液、面霜就完全可以解决。”
知名护肤专家、同济大学皮肤学博士冰寒也完全同意科颜氏的立场,并指出:“儿童皮肤脆弱、薄,但是活力强,需要的是保护、防止伤害,而不是给予更多的有的没的东西,更不是破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董正邦也认为,从孩子发育和皮肤的特点考虑,是不提倡给孩子使用面膜的。
“儿童的皮肤角质层偏薄,但是皮肤更新很快、生长期短,因此儿童时期应该是人一生中皮肤状态较好的时期。孩子皮肤本身就具有锁水功能,只要正常饮食、补充每日所需的果蔬等,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儿童皮肤一般不会出现缺水等问题,更不需要通过“敷面膜”来过多护理。”董正邦如是解释道。
![]()
△图源:家庭用药杂志
拥有医学背景(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专业背景)的咿儿润创始人王总则从医学必要性上进行了否定:“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我也同意科颜氏的观点——儿童没有必要使用面膜。”
她进一步解释说,“0-3岁婴幼儿皮肤屏障不成熟,像一块有漏洞的纱布,敷面膜目的不明且安全性无法保障;而3岁以上的儿童,皮肤屏障已完善,但孩子自身会嫌麻烦。”
然而,与专家所持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的火热。聚美丽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目前国内有不少婴童护理品牌都推出了儿童面膜产品,其中不乏海龟爸爸、袋鼠妈妈、润本、贝德美、郁美净等知名品牌。
![]()
△图源:天猫、拼多多、京东
既然“没有必要”,品牌又为何纷纷推出此类面膜产品呢?
这或许更多是市场驱动的结果。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认为:“儿童面膜本质是国内部分品牌内卷催生的细分品类。”
配方师Rex也坦言:“正常的产品卷不过了,(所以)找一个细分赛道。且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总觉得儿童面膜是专门给儿童设计出来的,是安全、没有风险的,其实压根也没必要用。”
咿儿润王总则从消费需求角度表示:“父母都不觉得有必要给3~6岁的儿童敷面膜,所以我们发现这类儿童面膜产品是品牌方自己创造的一个市场需求,我认为这是个伪需求。”
当解决需求转向“创造需求”,这已不仅是科学命题,而是市场“过度营销”的体现。这也反映出在存量竞争的当下,品牌对细分市场开拓的焦虑与尝试,但这种品类创新真的能奏效吗?
合法≠合理,儿童面膜正处监管灰色地带?
即便业界普遍认为儿童没有必要使用面膜,但其市场火热的背后,反而凸显了当下监管的空白与挑战。
从现有法规来看,中国对儿童化妆品的监管遵循《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确立了“安全优先、功效必需、配方极简”的基本原则。
![]()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另外,国家对儿童化妆品的功效宣称也有明确规定,中检院2023年8月颁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就详细列出,婴幼儿化妆品可宣称的功效词含清洁、保湿等6个,儿童化妆品可使用的功效词包括芳香、保湿、舒缓等10个。
![]()
然而,对于“儿童面膜”这一具体品类,专家们认为监管仍存在需要厘清的地带。
![]()
首先是,尽管法规认定儿童面膜品类是合规的,但其安全评估仍需行业重点关注。
李锦聪明确表示:“儿童面膜暂无专门监管限制,其基础保湿、舒缓、修护功效需符合我国化妆品法规。”
芒奇金则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法规并没有禁止儿童面膜这个品类,只是强调儿童化妆品在做安全评估时,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所以对于面膜这个水合比较强的品类,该如何来做安全评估,是值得行业讨论的。”
其次,是有关“小金盾”标志的使用问题。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旨在提高儿童化妆品辨识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滥用该标志的现象。
![]()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如李锦聪所言:“儿童化妆品标志并非‘专属’,成人化妆品同样也可以使用儿童化妆品标志,导致标志被滥用,这是监管部门要思考的。”这提示消费者,看到“小金盾”也需仔细辨别产品实质。
此外,冰寒则提出了另一个维度的思考:“中国当前对儿童化妆品的监管是全球最严的,但儿童是否应该使用面膜这件事情本身不应该是法规管辖的范围,应该属于科普教育和专业技术范畴,不必任何事情都要上升到法规层面。”
这也就意味着,在法规的硬性约束之外,行业自律与专业的消费者教育,也是填补这片灰色地带不可或缺的力量。
面膜品类,是儿童肌肤“不能承受之重”?
尽管法规未明令禁止,但专家们对儿童面膜潜在的安全风险普遍持谨慎态度,这些风险多源于儿童与成人皮肤生理结构的根本差异。
![]()
风险一:皮肤屏障受损与“过度水合”
芒奇金和配方师Rex均提到了“过度水合”的风险。
其中,配方师Rex解释称:“很多面膜类产品由于一直敷在皮肤上,会导致一些屏障的脆弱或角质层结构的疏松。对于儿童来说,本身的皮肤屏障就比较差、比较薄,所以更容易引起皮肤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董正邦也表示:“盲目使用面膜会刺激孩子的皮肤,长时间外敷,会导致皮肤过度水合,损伤皮肤屏障,甚至会导致过敏,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状况恶化,影响皮肤锁水功能。”
风险二:刺激物更易渗透,引发过敏
因儿童皮肤更薄、更脆弱,这意味着面膜中的成分更容易被吸收,从而增加皮肤过敏风险。
芒奇金指出:“面膜里的防腐剂、香精更容易被皮肤吸收,从而会引起儿童皮肤的刺激。”
咿儿润王总也从医学角度警示:“如果面膜当中含有一些致敏成分或者防腐剂,(在敷面膜时)安全性难以把控。”
恰如董正邦所言,有些儿童面膜的成分看似简单,但还是会添加一定的防腐剂、香料、透明质酸钠等多种化学成分,为孩子的皮肤健康留下隐患;而有些面膜会添加所谓的“提取物”,如植物、大豆、人参等,成分越复杂,孩子过敏的概率就越高。
风险三:使用场景下的意外风险
除了皮肤本身,使用场景下的意外风险常被忽视。
对此,芒奇金指出:“儿童好奇心强,贴面膜容易误食精华液。”李锦聪也特别强调了经口摄入的风险:“儿童唇膏和面膜都会存在偶然性经口‘摄入’的可能,应提高该品类安全标准。”
争议之下,儿童化妆品应回归“儿童真实需求”
这场围绕儿童面膜的争论,远不止聚焦在一个品类上,也同样折射出整个儿童化妆品行业在快速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它警示行业需要审视创新的边界。正如李锦聪所言:“创新值得鼓励,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核心要回归儿童真实需求,把用妆安全放在首位。”
其次,更加需要深入思考的是,过早引入“容貌焦虑”的社会心理风险。
芒奇金担忧地表示:“前置的容貌焦虑,过早物化的消费观念都有可能在成长发育中干扰儿童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探索。”
他进一步指出:“儿童产品应以儿童安全健康为前提来设计必要的护理,成人产品则为‘美’而卷各种功效、靶点和透皮吸收,将后者概念套用于儿童,从设计原点就存在冲突错误,是不应该被鼓励的。”
配方师Rex同样指出,护肤与美妆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基于健康需求:“若皮肤因晒伤、长痘等问题处于不健康状态,进行护理是必要的;但若皮肤本身健康,却执着于用彩妆去改变容貌,便已跨入了我们不予推崇的容貌焦虑范畴。”
他还强调,成年人应做好价值观引导,避免对儿童外表过度挑剔,品牌方也不应通过营销诱导焦虑,让孩子在健康成长中接纳自然健康的自己。
对此,冰寒则强烈反对将美妆概念渗透至儿童层面,并呼吁社会关注儿童更本质的成长需求:“我们的儿童更需要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正常的情志,稳定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状态,足够的运动,良好的视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等,以上哪一条都远远超过所谓儿童美妆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讨论,可能需要对品牌的责任提出更高要求。品牌不能仅仅满足于合规,更应主动承担起科普教育的责任。李锦聪建议:“品牌更应做好科学护肤科普,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而非盲目跟风创新。”
归根结底,市场的创新不应以牺牲儿童的健康与快乐为代价。当争议声起,整个行业或许都应慢下脚步,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创新?
消息来源:cosmetics business、小红书、家庭用药杂志
视觉设计:乐乐
微信排版:沐沐
![]()
什么?科蒂竟把古驰母公司开云告了!开云 40 亿欧卖美妆业务给欧莱雅,还附3品牌50年授权,科蒂怒指违约。要知道古驰是科蒂11%利润的 “现金牛”,如今科蒂营利双降只能背水一战,这场大战谁能赢?
![]()
看完不妨给个爱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