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领导林主任回我的城市办事,顺便到我的新单位喝茶。刚坐下喝茶,我的领导进屋针对一份材料上的笔误训斥我。等我领导走后,见我满脸郁闷,林主任问我:你这位办公室主任是不是农村出身的毕业生,有能力,能吃苦,从文字岗上凭实力提拔起来吧?
我惊讶地反问林主任:“你们又不认识,您怎么知道他的?”林主任笑着我,我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来了。然后劝我,对这种领导的训斥不必在意,没必要郁闷!你就跟他学习写作能力就行,这种领导就不要跟随了!
我更加好奇地用疑问的眼光望向林主任,林主任说:这种穷苦人家出身的中层小领导,优点是能吃苦、肯卖力,也有一定工作能力,至少在他从事的本职领域还是有实力的,但这种领导尤其是写材料出身的办公室主任就不要跟随了。
看着我更加好奇的眼神,林主任娓娓道来:第一,他当着外人的面训斥下属,完全不考虑下属的感受,情商很差,走不长远;第二,他为一个笔误就着急上火,本来可以顺便点拨你一下即可,根本压不住火气,立即到你办公室训斥你,说明此人格局和胸怀不大;第三,底层出身的中层,尤其是这种搞材料的出身,吃过太多苦,终于从孙子熬成了爷爷,对下属特别苛责,自己吃了这么多苦才提拔,下属不吃三倍的苦、不扒两层皮,休想得到他的认可。所以,不要跟随这种领导了,也没必要郁闷,他不会提拔你的,你也别把他当回事儿!
![]()
老领导行走职场几十年,阅历确实丰富,一下子就把我的负面情绪化解了。我赶忙给老领导敬茶,恳请他详细给我讲一讲普通人家托举子女的六种途径。成功人士的路径都是相似的,失败者各有各的失败原因。我原来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拼命努力,多赚点钱,将来给子女买房买车,两腿一蹬的时留下一笔遗产,这就是普通人家能给子女的最高托举了。
没想到老领导狠狠批评了我的理念,这是普通人家的托底而不是托举,托底是一种保障性的底线思维,托举则是一种上升的持续力量。所以,学习老领导如何托举子女的理念,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加以借鉴。
老领导告诫我,作为体系内单位里的人,虽然目前是普通人家,但体系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普通人也能接触到各种层次的人和事,可以学习更深层的底层规律。信息时代带来了知识平权世界,普通人也能像以前的富人一样,可以借助工具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如果你这一代普通,就要自己提升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才可能给子女带来真正的托举。
体制内能混到一定程度,多少都能给子女一些托举,比如,可以送孩子进好学校、选好专业,助孩子进好单位、选好赛道,有条件的家长还能把孩子扶上马、送一程。但是,普通家庭很难托举孩子一辈子,等家长失势、退休或失去托举力了,有些孩子很快就被更厉害的主儿淘汰了。如果不培养孩子的内在能力,即便你提供的托底家产也可能败光,即便你把孩子托举到一个职位上,没有内在的实力,孩子也立不住、走不远、升不高,甚至还会托举得越高摔下来越惨!所以,父母只要有能力、有条件,从小一定要培养子女这六种能力:
第一,持续赚钱的能力。
普通人家的父母从小跟子女羞于谈钱,一方面自己也不具备赚钱的能力,另一方面觉得跟孩子谈钱违背祖训。有些父母等孩子毕业工作了,都不好意思跟孩子谈钱的事情,好像亲情之间耻于谈钱,好像跟子女讨论挣钱能力是不正确的金钱观,是拜金主义,掉钱眼里了,冲毁了亲情无价的世俗伦理。
其实,这是典型的穷人思维。目前的信息时代,普通人实现财富上的阶层跃升,除了创业、当官、当老板、当高级职业经理人、当高层次专家等之外(这些也不是普通人),只有三条路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收益:一种是凭实力当上高薪的高管或高薪的专业人才,一种是投资的复利魔法,一种是打造个人IP(比如,大V、网红、带货主播等),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路径。这三条路对普通人来说,至少可能实现,且三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并不是互相排斥对立的。
作为父母,首先要教孩子树立这三种理念,你要挣大钱就要奔着钱多的方向和赛道去,而且能预测能未来的高薪赛道。这就是巴菲特和段永平的第一句格局,要到有鱼的地方钓鱼。你要知道未来哪些赛道能赚大钱,应该选什么专业,即便在体系内单位里混,也要教育孩子往离钱近的地方奔,离钱越近,就等于离分配权越近,离钱越远,就是等着被分配资源的底层。
从小就要培养子女的财商,教子女赚钱的方法论,带孩子进行实战锻炼。尤其是女孩子,除了培养高贵平淡的气质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她经济独立的能力,其中,最实用的就是培养子女赚钱的能力。钱不是万能的,但能解决9999的问题。
![]()
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主要包括教育孩子对财富的理解、对驾驭财富的认知、驾驭大钱的心态。培养孩子赚钱的能力,主要包括如何看懂财报、看懂公司、看懂人性、看懂股市运行的历史规律,手把手教子女如何走长期复利投资的财富自由之路。带孩子进行实战锻炼,从小就用压岁钱开设账户,用小钱培养孩子永远理性投资的思维习惯,教子女认知长坡厚雪与红利低波的理念,经历过几轮牛熊之后更加坚信价值投资的长期主义,坚持慢慢变富的理念,做时间的朋友,享受复利的魔法,人到中年后拥有睡后收入支撑的良好心态,让孩子坚信自己终将十分富有。
这一点非常重要。普通人往往人到中年之后有点钱才喜欢投资,虽然年龄大了,但对股市和财富的理解在市场面前依然苍白,没有经历过几次牛熊的大起大落,很难养成良好的长期主义,也很难拥有波澜不惊的心态。
还有一种穷人心态或穷人思维,普通家长一定要克服!哪怕是穷人家也要引导子女树立富人思维,至少要尊重金钱,尊重官员,不要仇富、不要仇官,主动接近钱,主动接近资源,对财富要保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执念,你一心一意想挣钱(当然属于合法地挣钱),那么,金钱也会被你的磁场吸引。
第二,健全的心理人格。
普通家庭从小教育孩子一些祖训,总体上来说,都是比较宏大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勤俭节约、老实忠厚、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穷家富路、中庸之道、保守安全,等等,说它有用也有用,说它没用也没用,有时候不解决实际问题。
普通家庭从小也要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实用的心理调适能力。当今世界及未来时代,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据统计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抑郁倾向,所以,从小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尤其是手把手教子女培养心理调适能力,不内耗,不纠结,让心理轻装上阵、行稳致远。心理调适力和健全的人格,才是对抗未来风雨的铠甲。
比如,刚才,你的办公室主任为一个笔误训斥你,你脸上的郁闷表露无遗。这其实就是你缺乏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很快适应各种环境,心理压力大,心事太重,让你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走上坡路,内耗会影响你的步伐。你连一个小笔误都纠结得眉头紧皱,将来如何有强大的心态面对千军万马的挑战。从小就要教育子女,你会遇到各种人各种事,尤其是烂人烂事,非常正常,千万别让别人的坏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情,得罪几个人不要紧,做错几件事也不会毁掉你的一辈子,放松心态,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大事。
作为阅历深厚的父母,除了引导子女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心智,还要手把手教子女处理化解心理矛盾,光教理念有时候不管用,还要教子女心理调适的能力。比如,培养孩子的钝感力和屏蔽力,遇到难以化解的心理矛盾,如何化解、转移和物理隔离。心理问题不会自然消退,要懂得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
![]()
第三,较高的情商水平。
智商防止失败,情商助力成功。尤其是体系内的职场,职级层次越高,情商的权重也越高。优秀的孩子,不要追求鹤立鸡群,而是要远离鸡群。不要简单地把情商当作让对方舒服的话术,而是当成让对方交换资源的工具。
普通人家的孩子经常被教育要忠厚老实、坚持原则,往往培养出的子女是那种性格死硬、不会拐弯、教条式执行制度的职场人。行走职场,尤其是在体系内的职场生态里,情商就是懂人性的智慧,是你的子女未来行走世界的通行证。智商决定一个人能走多快,情商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当然了,高情商不仅仅是指“会说话”,而是懂得理解他人、尊重差异、处理复杂关系。
第四,保持学习力。
在变化的时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保持不变的竞争力,唯有靠自己的学习力。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真正不会被取代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作为父母,从小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关键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否定孩子的兴趣,不用“标准答案”限制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明白“学习是终生的事”,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点更重要。
第五,锻炼坚强的韧性。
现在及未来的职场,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种趋势。培养子女的韧性,坚韧不拔的品质,是成就人生的基石。韧性不是“永不放弃”,而是“摔倒后能重新站起来”。当孩子感受到“坚持能带来改变”,当他知道“父母会陪他面对困难”,韧性便会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形成。
第六,刻在骨子里的品质。
不管贫穷富贵,任何父母都要从小培养子女的优秀品质,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也是保佑孩子一生平安的前提。有些职场精英最终出了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品行变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变了,导致其走向歧途。所以,修炼子女的品行,才是父母对子女最高级的传承。
PS:父母对子女真正的托举,不是留下多少家产,而是培养子女刻进骨子里的这6种底层逻辑。如同人生的“压舱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谁也抢不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