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正职林主任退休之后,心态摆得很正,激流勇退、悄然隐去,搬到儿子所在的一线城市居住,一方面为了家庭团聚,一方面为了远离单位人群,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
林主任移居一线城市后,原来的老部下和老关系,走动得也就慢慢浅了。因为林主任退休前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对他常怀感恩之情,有时候去一线城市出差就会到他家里看望,慢慢处成了忘年之交。
前不久,我带着礼品去看望林主任。俩人正坐在客厅喝茶,林主任的儿子小林回家看见我,很礼貌地打招呼。小林毕业后进入一家优质的体系内单位工作,目前还在基层岗位锻炼,工作很忙也很累,经常加班加点。
我对小林的境遇都有点不理解了,凭林主任的能量,不至于让儿子在基层岗位吃苦受累啊。林主任没把我当外人,笑着交了实底,让小林在基层工作,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体系内提拔干部都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者优先,了解基层情况,也是增加阅历的必经之路;二是现在年轻人的心态都比较浮躁,也没吃过苦,耐性和韧性都不足,在基层磨炼一两年,好好地磨磨棱角、压压性子,对未来成长有好处。
我感叹道,别的领导挤破头把孩子往大机关里塞,你却把儿子摁在基层,格局真的不一般!林主任哈哈大笑,这跟格局没关系,我也没那么高尚!有些领导把子女直接塞进大机关,如果退休了失去托举力,子女的发展后劲反而不足!我让儿子在基层锻炼一两年,其实就是“墩墩苗”,而不是像人家那样拔苗助长而已。实话实说,高学历的孩子在基层千万别待时间太长了,基层工作一般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熟悉情况之后要早一点跳出来,一定要往高处走,越是基层,烂人烂事越多,心理内耗也越多;越是高层,虽然虚情假意多,但平台大机会也多。
我听了领导的见解,内心敬佩老领导的清醒和布局,当然也明白,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这种设计人生的条件,只能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了。有能力有条件的家庭,都在为子女的人生进行规划和布局,他们知道体系内的底层逻辑和运行规律,能够为子女设计成长路线。这种家庭的子女并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跟你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
聊天喝茶中,小林进来问林主任有没有小包装的茶叶?林主任问他要茶叶干什么?小林说,单位后天在宾馆举办一个活动,会议室只提供咖啡不提供茶叶。宾馆经理说,如果你们需要我们提供茶叶,要么你们提高预算标准,要么你们自己带茶叶。我觉得我何必麻烦领导,我从家里拿点茶叶过去就行!
林主任平静地说:我可以给你几包好茶,但我要告诫你几个做人做事的原则。
第一,你要锻炼善于斗争的能力。你现在虽然是基层岗位的具体办事人员,但也要锻炼自己敢于斗争、善于协调的能力。你们对宾馆来说是甲方,要理直气壮向乙方提出服务要求和服务标准。宾馆提供茶水和倒茶服务是很常规的服务,你因为是职场新人,不懂职场斗争的生态,宾馆经理拿捏你不好意思提要求的心理,变相向你要价。遇到这种情况,你要敢于提要求,也要善于用话术逼对方就范。比如,你可以说,就这个预算,你能提供茶叶就提供,如果不行你早说话,我就向我们上级反映,早一点更换宾馆。
第二,你要从细节小事中培养属地责任、公私分明的工作思维。单位召开会议,提供茶叶是接待内容之一,必须公事公办,这是宾馆的属地责任,尤其是入口的东西,食品、饮料,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谁提供谁负责!你从家里带茶叶去,你以为你为单位省钱了、为上司分忧了,但,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万一有人喝坏了肚子,你要负严重的责任!还有,接待客人有接待标准,茶叶也有接待标准,你从家里拿茶叶,标准无法定位,有可能招惹客人不满意,你还要负责任。当然了,出事的概率很小,但我要告诉你,你要从细节上培养这种属地责任、公私分明的工作思维,否则,慢慢地就养了公私不分、是非不明的思维习惯,将来可能惹出大祸。就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很多人出事就是底层思维出了问题。
第三,你要提高如何高情商处理这种麻烦的水平。你可能觉得我在小题大做,甚至你的上司也觉得你小题大做、斤斤计较,因为你的上司也很年轻,未必有我们这种老同志的思维和阅历。所以,你不要听上司的,要听我的话。如果上司觉得你有毛病,你要善于用高情商说服领导,并让领导暗自为你的成熟点赞。领导说,就这点小事,你从家里拿点茶叶就行了。你要耐心地给领导讲这不是拿点茶叶的小事而是属地责任的问题,谁提供食品饮料谁负安全卫生的责任,所以,要么由宾馆提供,要么由单位后勤提供,而不应该由下属私带。如果你的领导仍不理解,仍对你抱有微词,你也别在意,因为得罪一下领导不是什么死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现在的领导换得比下属还勤。你遇到这种破事就这么处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遇到苦恼也别放在心上,得罪几个人,毁不了你的人生!
我当场就愣住了,难怪成功者的教育方式与普通人不一样。林主任为这点小事这样教育儿子,既有理念,又有原则,还有方法论,更有心态的调适!别说小林不烦不闹,连我都暗暗敬佩了,内心也觉得受到了一种如沐春风的教育。
果然,小林给领导打了一个电话,微笑地说,单位领导不让我从家里拿茶叶,已经安排后勤部派人去服务,一组人服务大会议室,一组人服务贵宾室。令人纠结的难题解决了,小林如释重负地走了。
我感慨地恭维林主任,你们成功人士的不但家底厚,更会托举子女!林主任笑笑说,给子女买房子留钱财,那是托底,不是托举!培养子女的品行、思维、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托举!即便我们失去了人脉和资源,子女仍有行稳致远的能力。
林主任跟我随后聊了一些关于父母如何托举子女的观点,让我茅塞顿开、感慨万千。林主任说,有条件的父母给子女留家产,只是托底,而非托举。托底是保障他们的生活底线,托举分两个阶段,当父母有能力时帮子女送进好学校好专业、送进好单位好赛道,并在退休前把子女送到一定高度,但父母退休或失去托举力之后,真正助力子女持续走高的内在能力,是父母从小培养子女的6个底层逻辑,这才是子女一生随身携带的东西,谁也抢不走!
第一个底层逻辑是正确的金钱观和赚钱能力,即“财商”。第二个底层逻辑是正确的源自下意识的思维能力和原则性。第三个底层逻辑是应对各种复杂问题所具有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调适力。第四个底层逻辑是适应时代变化乃至不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学习力。第五个底层逻辑是高情商处理复杂的人性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第六个底层逻辑是打不垮、磨不掉的耐性和韧性。由于本文太长,下几篇文章分别写透,供大家和我自己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