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从地球上消失吗?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这个答案受到众多因素和无数偶然的共同作用。我们不如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人类不幸从地球上消失了,人类存在过的证据会流传下去吗?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人类并不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批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曾经出现过人类,甚至缔造过文明,只不过他们早已灭绝,而他们存在过的痕迹也在漫长的历史中被彻底抹平了。其实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人类以及文明存在的痕迹是很难被彻底抹除的。
![]()
假如人类灭绝,我们第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人的身体是否能够保存下来。
人类遗体要想比长久保存,唯一的可能就是形成骨骼化石,而化石的形成并不十分容易。现在的微生物要比远古时期强大得多,在人类死亡之后,遗体会被动物啃食,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孵化分解,最终就连骨头都会化为尘土。当然,人类遗体称为化石的概率很小,但并不是不可能,如果遗体很快便被泥沙、火山灰等沉积物覆盖,与空气和水分隔绝,避免微生物的分解侵蚀,那么就具备了称为化石的先决条件。
![]()
之后要想成为化石,还需要经过漫长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骨骼的石化方式一般包括碳化、矿化、置换和重结晶,这些石化方式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用无机物来替换骨骼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强骨骼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之称为化石。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么漫长,通常需要上百万年,甚至是上千万年才可以完成。即便形成了化石,也不是万无一失,当地质运动使化石暴露在空气中后,如果长时间没有被后人所发现,那么则会因为风化和侵蚀遭到破坏。
![]()
无论怎样,世界人口众多,所以多多少少都会有化石被保存下来,如果后世再有人类出现,这些化石应该可以成为我们存在过的证据。
除了我们的身体,人类所创造的科技与文明也很难被彻底磨灭。地表的建筑可以会在时间的磨蚀下逐渐坍塌消失,但是一些科技产物不会,比如核物质与核废料。这些核物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稳定性,一个是放射性。核物质的放射性使其能够对很大范围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很难消除。
![]()
另一方面,核物质的稳定性又决定了其可以长期存在。
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长达45亿年。另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钚,是核武器和核反应堆的关键成分之一,半衰期虽然比不上铀,但也长达24100年。这些放射性物质都带有很明显的人工合成信息,毫无疑问会成为人类文明存在的关键证据。再有就是电子产品了,电子产品中的芯片和线路板中有金、铂等金属物质,这些金属物质十分稳定,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
而且,这些金属物质还被包裹在硅板中,硅板中的二氧化硅能够对这些金属物质起到保护作用,让其与外部环境隔绝。
当然,能够保留下来的不止有科技产品,由稳定的贵金属打造的各种金属制品、艺术品也能够长期保存,这些都是人类文明曾经存在过的坚实证据。所以说,人类与文明难以轻易灭绝,即便灭绝了,其存在过的痕迹也很难被彻底抹除,只要地球依旧存在,文明璀璨的光辉就不会彻底熄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