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登门拜访千万不能带4样东西,这是基本礼仪
窗外的雨声渐渐密了起来,我正准备泡壶茶享受这难得的清凉午后,电话突然响了。接起来,就听见老友带着愁绪的声音:"下周末亲家头一回来我家吃饭,我这心里直打鼓。你说该准备什么见面礼才合适?"
我不由得笑了,想起十年前那个手足无措的自己。那时儿子刚成家,我们第一次以亲家的身份相见,虽然做足了准备,还是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一、那只让我红了脸的青花瓷瓶
记忆里,那是个阳光很好的周末。我特意起了个大早,从衣柜深处翻出那件很少穿的衬衫,对着镜子系了三次领带才满意。手里捧着的,是我跑了好几个古玩市场才挑中的仿明代青花瓷瓶。
"缠枝莲纹,多好的寓意。" 我当时这么想着,觉得这份礼物既显诚意,又带着文化气息。两个月的退休金花出去时,心里还暗暗得意。
亲家开门时满脸笑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可当他拆开礼盒的瞬间,我清楚地看见他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一秒,虽然很快又恢复了笑容,但那一瞬间的尴尬,像根小刺扎在我心里。
直到第二年春天,亲家来我家做客时带了一盆金桔,随口说了句"金桔寓意大吉大利",我才恍然大悟。后来才听说,在老一辈人眼里,缠枝莲若是画得不够紧密,就有了"散"的意味。这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差点成了尴尬的源头。
二、那盒让我失眠的野山参
自从青花瓷的事之后,我每次准备礼物都格外小心。可没想到,另一个难题还在后头。
那年中秋节,亲家带着大包小包来看我们。临走时,他取出一个精致的礼盒:"听说您喜欢喝茶,这野山参配着喝最养人。"
我一看那参的品相,心里就咯噔一下。这礼物太贵重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和老伴儿整天琢磨回礼的事,跑遍了城里的大小商场,最后托人从云南带了上好的普洱茶饼,又配了一套紫砂茶具,这才觉得心里踏实了些。
但自那以后,两家的往来似乎多了几分小心翼翼。每次准备礼物,都会不自觉地掂量价值,生怕失了分寸。
转折发生在一个很平常的周末。老伴儿从菜场回来,递给我一袋刚挖的春笋:"亲家最爱吃这个,你送点过去。"我本来觉得这礼物太轻,没想到亲家母见到还沾着泥土的春笋,高兴得直说晚上就要做腌笃鲜。那天晚上,她还特意打电话来说笋子特别鲜嫩。
就是从那时起,我忽然明白了:亲家之间,真情实意比什么都重要。
三、亲家往来,这4样东西千万别带
如今,每到周末,亲家常常会带着刚钓的鱼来喝茶,我会准备好他爱吃的茶点。两家人坐在阳台上,说说孩子们的工作,聊聊孙子的趣事,其乐融融。
这些年,我也慢慢总结出一些心得:
第一,寓意不好的礼物要慎重。 比如钟表、梨子这类谐音不太吉利的物品,虽然年轻人不太讲究,但老一辈人可能会在意。
第二,过于贵重的礼物反而会成为负担。 情谊不该用价格来衡量,恰到好处的礼物才能让彼此都轻松自在。
第三,不要只按自己的喜好挑选礼物。 多留意对方的需要和喜好,才能送到心坎上。
第四,容易引起比较的礼物要避免。 特别是那些明显能看出价差的物品,往往会让简单的往来变得复杂。
其实说到底,亲家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计较,关系才能长久。
四、最好的礼物,是一颗真诚的心
雨不知不觉停了,阳光从云层里透出来。我在电话里对老友说:"带点时令水果,带上真诚的笑容,这样就很好。"
亲家这门亲事,是因为儿女才结下的缘分。处好了,是孩子们的福气;处不好,反而会添烦恼。这些年来,我越来越觉得,只要彼此真心相待,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偶尔和亲家聊天,说起当年的青花瓷事件,我们都忍不住会心一笑。这份情谊,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泡,细细品,才能尝出其中的醇香。
(您和亲家相处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