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电影圈这几天可是炸了锅了! 谁能想到,一张疑似郝蕾朋友圈的截图,直接把刚刚拿下威尼斯影后的辛芷蕾送上了热搜榜首。
截图里那段话可真叫一个火药味十足,直接点名道姓地嘲讽:“威尼斯凭借一个女演员扯头发就可以得影后,这个影后还有含金量吗?”这不明摆着说辛芷蕾在《日掛中天》里靠一个“扯头发”的表演拿奖有水分嘛。
![]()
这还不算完,郝蕾还顺带扫射了一圈。 说戛纳电影节给毕赣导演的《狂野时代》新增奖项是“徒增的奖项”,“多孙子啊法国人”,甚至连带着把东京电影节也嘲讽了,说“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性玩转了东京电影节”。 这一下子,几乎把最近国际上有动静的华语电影人都给得罪了。
说起来,这事还有个前奏。 就在前几天东京电影节闭幕的时候,《春树》拿了最佳导演奖,王传君拿了影帝,但身为女主角的白百何却发了条意味深长的微博:“还能这么操作…”,配了三个捂眼捂耳捂嘴的表情,然后直接提前回国,连闭幕式都没参加。 这操作当时就让吃瓜群众觉得不简单,紧接着郝蕾的朋友圈就出来了,直接让这场风波升级成了连环瓜。
![]()
面对这么直接的质疑,辛芷蕾也没怂。 她直接发了篇长文回应,核心就是一连串的反问,句句戳心窝子:“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谁来运作? 该跟谁运作? 拿钱运作吗? 还是什么资本置换? 可以运作的话为什么要14年才给我运作了一个威尼斯的影后? 为什么要给我运作而不是别人呢? ”这话问得,直接把问题抛回给了质疑者,意思很明白:我一没背景二没靠山,矿工家庭出身,熬了14年,找谁运作去?
![]()
辛芷蕾还特意解释了电影里那个“扯头发”的镜头。 她说那只是整部电影和角色表达的一小部分,评价一个表演要看全貌,不能断章取义。 她甚至有点幽默地说,如果大家因为这个争议愿意去电影院看完全片,那她反而觉得是件好事。 这话说得挺大气,也把焦点引回了作品本身。
![]()
网友们的反应也是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郝蕾是真性情,敢说真话,戳破了娱乐圈那层窗户纸。 也有人翻旧账,说郝蕾之前也参演了毕赣的《狂野时代》,但后来演员名单里没她了,怀疑她是不是因为没演成,或者跟导演闹了矛盾,心里不痛快才出来炮轰。 还有人说郝蕾自己这些年也没拿过什么重量级影后,经常在综艺里当导师,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
![]()
当然,也有不少人站辛芷蕾。 觉得她一步一个脚印从配角演起,演技有目共睹,威尼斯影后是实至名归。 圈内人也用行动支持,比如秦岚就被曝包了50场《日掛中天》表示力挺。 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也反馈,说辛芷蕾在电影里演的“美云”特别打动人,尤其是哭戏,很有共情力。 电影节评委给她的评语是“近十年演技最惊艳的影后”,如果真是运作,评委大概也用不着给这么高的评价。
![]()
这场风波的另一个焦点,郝蕾提到的“资本运作”,也确实是个值得琢磨的事。 虽然这次争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中国资本和国际电影奖项之间,确实早有联系。 比如好多年前,像电广传媒就投资过在奥斯卡大放异彩的《爱乐之城》,奥飞娱乐也投资过帮小李子圆梦奥斯卡的《荒野猎人》。 这些投资主要是商业行为,分享全球票房收益,和所谓的“运作奖项”还不是一回事。 但在很多人看来,资本的力量无孔不入,难免会对奖项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
郝蕾在朋友圈里用“名不见经传的女性玩转东京”暗指《春树》评委文晏可能受到“沪圈资本”施压,把影帝给了王传君。不过文晏后来否认接触过上海投资方。而且东京电影节也没有同一部电影不能同时拿最佳男主和女主的硬性规定,过去就有过同时获奖的先例。 所以这种猜测,目前看来更像是一种基于传闻的联想。
事情闹得这么大,也有不少人怀疑那个“郝蕾朋友圈”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伪造的,那造谣的人心思就太深了。 如果是真的,郝蕾作为圈内前辈,用这种公开方式发难,确实有点不顾体面,不仅让自己失了风度,也让辛芷蕾这些踏实拍戏的演员受了无妄之灾。
![]()
辛芷蕾在回应文章的结尾写道:“奖杯我会好好收着,然后放下它,继续往前走。 观众的认可,才是我最珍贵的奖杯。 ”现在《日掛中天》已经上映了,到底演得好不好,或许每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自己会有最直接的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