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硕果飘香。漫山遍野的香柚树枝繁叶茂,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金黄饱满的色泽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今年,万山区香柚凭借“科技助力+湾区订单”的双轮驱动,这颗曾经的“外来品种”已成长为强村富民的“致富金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甜蜜动能。
![]()
村民采摘打包香柚。
走进万山区黄道乡龙江村的香柚种植基地,300亩香柚林沿山坡错落分布,每棵树上都挂满了30至40个果实,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嗡嗡嗡……”随着一阵无人机轰鸣声,两袋刚采摘的香柚从山坡精准运抵山脚货车,全程不到2分钟。“以前靠人工背运,来回折腾又累又慢,现在无人机每天能运30吨,效率是之前的20倍!”操作无人机的技术人员宴通满脸笑意,“工人不用再耗费体力运输,每天能多采收2000斤香柚。”
这片基地隶属于贵州香柚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今年在科学管护下迎来丰产,总产量可达50万斤。为破解山地运输难题,公司特意配备4台无人机,让采收进度大幅提速,预计11月下旬即可完成全部采摘。在公司仓储车间,10多名工人正忙着分拣香柚,按照重量、色泽等标准划分甄品果、精品果、普果三类,封装装箱后,贴有“万山香柚”标识的货物整齐码放,等待发往大湾区。
![]()
村民采摘打包香柚。
“从11月13日起,我们每天要发1500件、约18000斤香柚到广州,这些都是‘钱大妈’的订单。”公司总经理刘洪仲介绍,借助东西部协作政策红利,今年6月公司与广州知名生鲜连锁品牌达成长期供货协议,万山香柚成为其冬季“鲜”系列重点农产品,直供大湾区2000家门店。目前,公司已接到电商平台订单60吨、供销系统订单30吨,销售额已达46万元。
如今的红火局面,源于万山对香柚产业的持续深耕。上世纪90年代末,万山从湖南引进香柚试种,但因种植分散、管护传统,产业始终难成气候。2018年,万山区引进香柚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种植,逐步调整产业结构。2023年,当地进一步创新模式,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推出“统一划定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分拣销售、统一保底收购、统一奖补+分户经营”的“五统一分”种植体系,让香柚产业遍地开花。
![]()
无人机运送香柚。
“今年我们公司种植面积有6000亩,预计产量500万斤,产值1500万元,较去年实现了翻倍增长。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集体资产入股、返租倒包、产业到户’的5种模式带动村民参与。”刘洪仲说,政府和公司不仅免费提供香柚苗,还实行保价收购,让果农没有后顾之忧。
香柚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2024年,公司已惠及农户2600余户,利益联结脱贫户420户,带动1300人就业,年支付民工工资1100万元。“采收期在仓库选果,管护期去加工厂酿酒,一年在家门口能挣4万块!”村民罗莲花笑得合不拢嘴。如今在黄道乡,“村村种香柚,户均一亩地”的产业格局已然形成,香柚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从零散试种到规模化发展,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从深山滞销到对接湾区大市场,万山香柚的蜕变之路,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区推广香柚种植面积超过了2万亩,今年总产量预计能达到1.3万吨。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耕香柚产业,在提质增效、市场拓展、品牌打造上持续发力,让这颗‘甜蜜果实’承载更多农户的致富梦想,为万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万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蔡文林说。(图/文 吴小玲、孙菁、肖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