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冀中军区组建时,7个独立支队的司令员手握兵权,却在短短几年间走出天差地别的路——3人叛变投敌,1人反复横跳,2人倒在抗日战场,最终仅1人熬到革命胜利。
第二支队司令员柴恩波,早年服役于北洋军,后返乡任保安队副总队长。抗战爆发后,伪县长夺权,他愤而抓获伪县长与日本顾问,投效吕正操,部队迅速扩至4000人。可他将队伍视作私产,排斥八路军政工干部,1939年被中统特务与国民党将领鹿钟麟引诱叛变,还杀害多名政工干部。此后他历任日伪治安队队长、国民党保安大队大队长,新中国成立后化名躲在山海关,1953年被认出,押回原籍枪决。
![]()
第三支队司令员赵玉昆,早年为匪,抗战时拉起队伍自封“华北抗日第七路军司令”,收编后不耐八路军严明纪律。1940年日军“扫荡”,他斗志尽失,率部投敌。为获信任,他泄露根据地机密,亲自带路“清剿”,直接导致《狼牙山五壮士》陷入绝境。日本投降后他投靠国民党,建国后烫脸改名躲在北京,却被铁路局工作的表叔认出,1950年被枪决。
第六支队司令员江东升,原是东北军53军排长,九一八后在河北组建北沙口36村保卫团。抗战全面爆发后,队伍被收编为河北游击军第13路军,1938年改编为冀中军区独立第六支队,麾下8000余人(多为地方武装,成分复杂)。听说组织要派政委,他不愿受约束,企图带部脱离,1939年被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常德善追上逮捕,当场枪毙。
![]()
第一支队司令员朱占奎,早年任永清县保卫团团长、安次抗日游击队长,主动投效吕正操,历任军分区司令。1941年他被日军俘虏,1942年逃回,声称跳火车逃脱并反抗日寇,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表示“很怀疑,后来证明他的话不实”。组织将他带在身边观察,1943年随往延安调查无果。1945年他重回前线,1946年却被特务拉拢,任国民党十一战区少将视察专员——他出身地方武装,未经历长征锤炼,革命意志薄弱,又因审查苦闷,被封官许愿诱惑走错路。天津战役时,他再率部投回解放军,1951年被判无期徒刑,1975年特赦,后被平反为投诚人员,任河南省政协委员,晚年著文反思。
第五支队司令员魏大光,全面抗战前就参与爱国运动,因组织进步活动被捕,出狱后回河北霸县拉起抗日队伍。1938年任支队司令员,参与贺龙指挥的齐会战斗。1939年8月,他乘船赴会途中遇日军汽船,激战中牺牲,年仅28岁。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撰文哀悼,称他“为国家尽了大忠,为民族尽了大孝”。
![]()
第七支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早年就读东北军讲武堂,跟随张宗昌、刘珍年。1931年,因不满刘珍年奉命进攻苏区、放弃抗日,他脱离军队回乡。抗战爆发后,他在河北献县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编入冀中军区。他率队在冀中作战数百次,歼敌数千人,获毛主席“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赞誉。1944年1月,他奉命赴延安学习,动身前突发急性肺炎,2月在山东莘县病逝,未能见证胜利。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士一,是河北任丘大户子弟,排行老四,人称“高四爷”,不纨绔且人脉广,曾获荐任国民党河北省河务委员。抗战爆发后,他联合共产党员组建“人民自卫军第五路军”,不顾三哥扣押党员的反对,带部跟随八路军,历任120师独1旅旅长。解放战争时他负责后勤,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建国后任陕西省交通厅厅长、国务院参事,成为7人中唯一见证胜利的人。
![]()
7位司令员的结局,是革命年代“信仰选择”的缩影:坚守初心者,或成抗日英雄,或见胜利曙光;背叛信仰者,终将被历史唾弃、受法律严惩。这提醒我们,对信仰的忠诚永不过时,革命胜利正是无数坚守者用鲜血与初心换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