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大学生怒关100多台电梯广告,这事你刷到了吗?近日,上海嘉定的孔同学网购“通用钥匙”,一口气关停了100多台电梯广告。他说这是课程作业,想用行为艺术的形式,呼吁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不少网友直接封他为“电梯侠”。
坐电梯被魔性广告轰炸的滋味,相信大家都懂。明明只想安静回个家,结果一进电梯,大脑被迫蹦迪。可以说,孔同学确实干了大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而且他准备充分,事先做过民意调查,关停前还会用分贝仪测量音量。他的行为,其实就是在问:电梯作为业主的共有空间,广告投放到底谁说了算?收益用在哪了?公开透明吗?
在为他的勇气喝彩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想一想,用“魔法打败魔法”,真的合适吗?有律师指出,电梯属于业主共有区域没错,但广告设备本身是物业或广告公司的合法财产。未经授权关停,可能涉嫌违反《民法典》,构成侵权。
网上讨论这么激烈,本质还是大家苦魔性电梯广告久矣。一方面,在密闭空间里被迫听噪音、看低俗内容,太难受;另一方面,物业用公共空间赚的广告费,收入怎么用、有没有公示,业主大多一头雾水。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被情绪带着走。大家反感的,其实不是电梯广告本身,而是它背后的不规范。试想,如果广告内容优质、音量适中,收益透明还能反哺小区建设,比如减点物业费、修修公共设施,相信大多数业主都不会反对。就像最近亨氏番茄酱的全运会广告,设计得很有意思,不少人反而主动去打卡。
有网友提出,有些小区已经在试点音量调节和静音时段。确实,我们不是要否定一个行业,而是为了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任何行业都需要时间优化迭代。所以,关键问题从来不是“能不能有广告”,而是:电梯广告投放前,问过业主意见吗?内容筛选过吗?音量控制了吗?最关键的是,收益公开了吗?业主真的享受到实惠了吗?
从引发大众讨论的角度来说,孔同学的这次课程作业,无疑是成功的。但长远来看,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电梯侠”。我们更希望,这次热议能真正推动规则的改变和制度的完善。让业主不用靠极端方式维权,让电梯广告既能创造价值,又不扰民。毕竟,合法的诉求,值得更体面的回应。
原标题:《我们不需要“电梯侠”,我们需要一个答案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向袁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