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二十五日,大陆将“台湾光复纪念日”写进法律,这本是历史回响,却成了现实重锤,震动了整个台海。
与此同时大陆直击台岛内部,发布一张通缉令,精准锁定了黑熊学院的创始人沈博洋。
大陆为何一手递胡萝卜,一手挥大棒?大陆这两手准备有何含义?
![]()
今年的台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感,东部战区的战机呼啸着穿越所谓“海峡中线”,军舰则抵近台湾本岛12海里。
这些动作不再是简单的演习,而是摆到桌面上的决心,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大陆没有遮掩任何意思,谁要推“独立”,谁就得直面这一幕。
![]()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张通缉令跨越海峡,精准锁定了黑熊学院的创始人沈博洋。
这个人搞的所谓“民防”,本质上是为“台独”势力培养分裂的急先锋,大陆把他列上网,意思很明确,分裂绝不是什么安全壳。
这通缉令打破了过去只靠舆论反驳的常规,直接从司法层面切入。
岛内很多人第一次发现,大陆的追责可以直达个人,而不仅仅是盯着当局。
![]()
就在这军事与司法双线紧绷的时刻,另一条线却在悄然延伸,福建平潭的海上快航正式开通,周末游客往来不到一个小时,非常便捷。
北京、上海的青创基地向台湾年轻人敞开大门,提供低成本的创业机会。
这些安静的行动,远比喧闹的口号更有力量,更能触动人心。

大陆将“台湾光复纪念日”写进法律,日期是十月二十五日,这短短的几行字,却把一九四五年的回归,响亮地刻在了法典上。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岛内课本里那段被刻意淡化历史的苍白无力。
这面镜子的存在,也让全世界都看见,大陆的主权立场没有丝毫空白。
以后谁再敢提地位未定论,就直接把这个日子指给他看,纪念日的设立,等于给两岸交流安放了一个时间坐标。
![]()
每年都会有声音提醒所有人,历史和当下是紧密相连的,演习、通缉、纪念日,这三件事看似分散,其实都扣在同一条防失控的主线上。
赖清德自执政以来,民进党当局就顽固坚持着“台独”立场,毫不掩饰,公然抛出“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企图挑战法理底线。
甚至威胁要恢复军事审判制度,来管控两岸往来的普通民众。
这种疯狂煽动两岸对立与对抗的做法,实质上已经关上了和平统一的大门。
![]()
然而,岛内最新的民调却显示,超过63%的台湾民众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方式,他们认为其“台独”言行只会让两岸关系更加恶化,没有任何好处。
更有超过90%的民众认为,两岸之间非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的管道。
近50%的民众则期待两岸能够进一步加强经贸关系,分享发展的红利。
![]()
可赖清德完全无视这种民意,依然我行我素地抛出“台独”意味浓厚的“三大使命”,这些所谓的使命,本质上就是打着“护台”的幌子,疯狂渲染“大陆威胁”。
其真实目的,还是为“以武谋独”、“倚外谋独”的图谋寻找借口。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的一些政客为了政治利益,甚至开始效仿民进党的“亲美媚日”策略。
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国民党党团总召傅崐萁就带着二十多名“民代”窜访日本。
![]()
张亚中曾怒斥那些党主席参选人:“连九二共识内涵都说不清,哪有资格谈两岸政策?”
对于国民党的前途,他可以说是心急如焚,因为他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
他认为两岸最晚不超过2050年,最快的话可能等不到2028年,就会有结果。
现在,留给国民党进行政策回调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
![]()
岛内政客的豪赌并非没有底气,这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外部势力的撑腰,某些大国,特别是美国,一直将台湾当作其“以台制华”战略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他们不断加码对台军售,派遣军事顾问,同时操控国际舆论进行推波助澜。
表面上口口声声说是“保护”,实际上是把台湾推向了火药桶的最前端。
![]()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外部插手越多,大陆的动作就会越快、越重。
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也彻底粉碎了“大陆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谎言,将责任清晰地指向了干涉者。
华盛顿的赌局,赌的是两岸同室操戈,他们好从中渔利,维持其全球霸权。
他们向台湾当局出售武器,派驻顾问,看似在提供安全伞,其实是在把火药桶不断向前推,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擦枪走火的风险,让整个台海地区的和平都悬于一线。
![]()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明德教授对此评论称:“两岸关系的核心矛盾,已经演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外部遏制势力之间的结构性冲突。”
这一深刻的洞察指出,未来的解决路径将更加直接,也更加不容回避。
大陆用军演说话,也是在回应这种外部测试,为自己的核心利益划定清晰的红线。
只要红线被逼近,大陆的动作就会更快、更重,这一点已经无需怀疑。
![]()
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公布,立刻在国际媒体上引发了热议,有人将其解读为大陆加速统一的标志,也有人担心这会导致冲突升级。
但事实是,大陆只是把一直以来都存在的结论,用更硬的方式写了下来而已。
再看回岛内的民调,支持继续对抗的比例并不占压倒性优势,多数人其实只想安稳地生活。
问题是,岛内的信息环境已经被彻底操控,导致理性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喧嚣的政治口号里。
![]()
面对台海局势的全新变化,大陆早已做好了最充分的“两手准备”。
一方面,大陆始终以强大的战略定力,用最大的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最佳前景。
当前,大陆正在持续深化两岸的融合发展,将对台工作的重心,从过去的“政党互动”转向了“民众联结”,明确提出要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并且要落实同等待遇。
大陆还推出了涵盖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在内的十二项全新措施,诚意满满,同时大陆积极鼓励台湾的年轻人到大陆求学、就业,并提供创业基金,这些精准的惠台政策,正在让两岸统一的社会基础变得更加坚实牢固。
![]()
另一方面,大陆也做好了应对各种极端情景和分裂风险的万全准备,精准打击“台独”势力。
2024年,大陆发布的“惩独”法令,就是一柄利剑,锋芒毕露。
法令明确指出,可以对“台独”顽固分子实施缺席审判,最高可判处死刑,并且终身追责,这不仅是警告,更是庄严的宣示,昭示了法律的威严和国家的决心。
![]()
针对“台独”分裂与外部干涉的双重风险,大陆的军事准备也进入了“常态化威慑”的新阶段。
解放军战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军舰抵近台湾本岛12海里,这些都早已成为常态化的操作。
三次大规模的“围台”实战化演习,更是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解放军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能力,从当前局势来看,解决台湾问题,彻底完成祖国统一的任务,确实十分艰巨。
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无论台湾问题最终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解决,最终的结局都必然是统一。
![]()
更进一步说,“台独”势力与外部干涉有多么猖狂,两岸统一的速度和决心就会有多么坚定,有人总是担心统一后的制度安排问题,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大陆已经明确表示,“一国两制”并非唯一方案,关键是要先把同属一个国家的底线明确下来。
只要这个底线得到确认,未来的具体制度安排就有了灵活讨论的广阔空间,军事演习固然让人紧张,但它更是防范误判、管控风险的必要保险。
只有牢牢掌握主动权,才能把风险系数压到最低,避免局面彻底翻车。
![]()
台海的牌局已到终局,大陆摊开的不是威胁,而是一个清晰的选择。
时间从来都不在犹豫者的那一边,每一声“台独”的叫嚣,都在为最终的统一进程按下快进键。
你怎么看待大陆“两手准备”的策略?你认为和平的机会还剩下多少?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