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浙江德清县的朱师傅在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时,发现CA199指标异常。进一步检查后,他被确诊为胰尾癌伴多发转移。更棘手的是,肿瘤包绕血管,让他失去了手术机会。
“当时我找了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常务副院长,他直接看着我的片子说‘你这要运气好一点,能活6个月,运气不好的话3个月’。”朱师傅回忆道。
家人得知诊断结果后,妻子终日以泪洗面。但朱师傅没有放弃希望,他转而安慰家人:“你不要哭,从我小学到我大学,我们一起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比我强的,我不信命!”
![]()
在尝试基因检测寻找靶向药未果后,朱师傅前往上海肿瘤医院,找到相熟的医生朋友。朋友看着他的片子问道:“你敢不敢搞个实验?我用外国人的化疗剂量给你打......”
“试!”朱师傅毫不犹豫地回答。
十次超高强度的化疗后,胰腺的转移灶确实缩小到了豆子大小,但代价也十分巨大:血小板急剧下降,身体极度虚弱,更糟糕的是发生了肠粘连,连进食都成了问题。胃镜通开结肠时,医生又发现了新的肿瘤。
面对这种情况,做事一向果断的朱师傅做出了另一个决定:转到上海华山医院进行手术。这是一场风险极高的手术,术前专家坦诚告知了三种可能:一是成功切除;二是打开后发现无法操作只能缝合;三是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
术前,朱师傅平静地给下属打了电话:“明天下午2点,要是打不通我的电话,你就来接我.....我可能就‘走了’......”
这场手术持续了十多个小时,里里外外缝了36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术后第二天,这个倔强的老人就咬着牙,在病房走廊里一步一步挪着走了六千步。
![]()
之后,又是密集的6次大化疗,以及持续半年的小化疗。当这一切暂时告一段落时,他的体重从140斤瘦到只剩98斤,身体极为虚弱,但癌细胞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020年7月,在朋友极力推荐下,朱师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联系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开始服用中药调理。
起初,他只是想寻求一些心理安慰。但变化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胃口慢慢好转,进食量有所增加;身上似乎也攒了些力气,不再整天只想躺着;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这些微小的改变,像黑暗中的星火,让他看到了坚持下去的希望。
就这样,中药他一天不落地服用了四年。
这四年里,他的体质明显好转。连新冠疫情都没能把他打倒。他感染了三次,最严重时上吐下泻,但每次都是睡一觉,第二天就基本恢复。抗原检测两道杠,常常是上午出现,下午或者隔天就转阴了。身边的同事都啧啧称奇,打趣道:“朱总,你这喝的是‘仙汤’吧?能治百病!”
![]()
2024年6月,朱师傅专门抽出时间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活动,精神抖擞地分享了他的抗癌心得。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到现在,我连一次感冒都没得过!靠什么?第一,动!我每天两万步,雷打不动。第二,合!西医该做的治疗我做,中医调理我也没落下。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才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扛!自己不能放弃!当时做手术,我就跟医生‘讨价还价’,说‘给我一年时间,我还有官司要打,钱得要回来’。你看,现在病好了,钱也拿回来了。人的福气啊,光靠运气不行,得靠自己伸手去抓!‘你放弃了,就真放弃了’——这话,我送给大家。”
如今,年近古稀的朱师傅依然保持着每天工作、日行两万步的习惯,甚至能轻松举起150斤的杠铃。那个“6个月”的生存预言,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被跨越的背景音。
从被判定生存期不超过半年,到六年后依然精神抖擞地生活和工作,朱师傅的经历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启示。他的故事表明,面对癌症,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