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不是流水线,因材施教是关键。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王爱丽
北京市十一学校
作为一名送过多届高中毕业生的教师,有几个现象始终让我难以释怀:为什么有些学生明明很努力,最终却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又该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真正有针对性的帮助?由此,我开始了如下思考。
表演型学习者
L是这类学生的典型代表。她的生物学科基础薄弱,学习态度认真,但高考成绩却不好,与她付出的努力极不相称。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出现,原因究竟何在?
事实上,这类学生属于“学习复制型”或“浅层加工者”。他们的目标停留在“做完”而不是“做会”——作业写完了,书看过了,任务也就结束了。L表面上非常认真,教材上批注密密麻麻,笔记也工整清晰。但问题在于,她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机械整理上,很少主动构建知识间的关联,未能真正理解背后的逻辑体系,未能成为真正的深度学习者。她非常热衷于向老师提问,有时一天内的问题数量甚至超过两个班学生提问的总和。或许在她潜意识里,“爱提问”就等于“爱思考”。然而,她的问题多停留在表层,缺乏后续的总结与归纳,结果演变为“为了提问而提问”。
那么,如何有效帮助这类学生?
他们勤奋、有毅力,缺的是深度思考的方法与习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表面努力走向深度学习。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适当限制提问次数,鼓励其先自主查阅教材与资料,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思维工具与方法作为“脚手架”,指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的思考路径与论证过程给予精准反馈,帮助他们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思维的锻造者”。当零散的知识被转化为学生主动建构、相互关联、可被理解的意义网络时,深度学习便发生了。
反驳型人格学习者
Y是反驳型人格学习者的代表。他们聪明、爱思考,常提出深层次问题,但对老师的建议与解释常习惯性地先予以反驳或质疑,耗费大量精力在争辩上,反而忽略了问题本身。Y原本天资不错,也愿意努力,却因专注于争辩,难以接受他人合理的建议,错失了进一步完善学习的契机。最终,她未能考入理想的大学。
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这类学生?
面对这类学生的反驳,不宜直接否定,而应将其转化为可探究的问题。例如:“你的观点很有意思,能否指出它在哪些情况下适用”“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既尊重其观点,又将“对抗”转为“共同探究”。通过连续追问,引导学生自我觉察论证中的矛盾,将情绪化的反驳转向理性分析,从而推动系统化思考,而非碎片化争辩。
教师也可以与其进行一对一的私下交流,引导他们将“反驳的能量”转化为“探究的动力”。例如提醒他们:“如果你能暂缓反驳,先深入理解某个观点,看到观点之间的整体联系,你的分析会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帮助学生认识到,“习惯性反驳”与“深思熟虑的批判”本质不同。改善这类学生的沟通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将智力锋芒与思维相结合的深度学习过程。
天赋依赖型学习者
H是天赋依赖型学习者的代表。他天资聪颖,学习能力强,但高三成绩波动很大。高考前因模拟考试成绩优异,潜意识里放松了警惕,最终与理想学府失之交臂。
这类学生的学习状态高度依赖情绪与外在表现。例如,某次考了第一,便验证了“我真聪明”的自我认知,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与优越感,认为无须再像之前那样刻苦。于是学习态度变得浮躁,知识掌握不牢固,下次考试成绩便可能大幅度下滑。而无法忍受挫败的他们,为了再次证明自己“聪明”,又会拼命学习,渴望重回巅峰。如此,成绩便在“成功—骄傲—失败”的循环中反复波动。
如何帮助他们打破这一循环?
这类学生聪明但心理较为脆弱,容易受外在评价和情绪影响。核心问题不在能力,而在心态与自我认知。有效策略是进行一对一沟通,引导学生认识到:上次考得好,是因为努力和方法得当;这次没考好,是因为松懈与骄傲。帮助学生将成绩好坏与“自我价值”解绑,转而与“努力过程”和“策略运用”绑定。
建立稳定的学习流程与习惯至关重要。无论前次成绩如何,都应坚持执行一套固定的深度学习计划,以稳定的学习过程抵御情绪的波动,真正享受深度学习带来的成长。
教育不是流水线,因材施教是关键。对表演型学生,善用其表现欲,引导其走向深度思考;对反驳型学生,尊重其质疑精神,转化为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对天赋型学生,助其走出舒适区,完成从“靠聪明”到“靠努力与策略”的转变。
|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单元整合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DGH20230208
欢迎订阅
《中国教师报》
方式一: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1-192
方式二:扫描二维码一键订阅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