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否经常听到孩子这样的抱怨:"妈妈,我看书久了眼睛好累",或者发现孩子学习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串行、跳字?很多家长以为这只是孩子贪玩或视力下降了,却忽略了一个潜在的可能性——隐性斜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隐性斜视究竟是什么?
它有什么危害?
又该怎么去进行干预呢?
隐性斜视是什么?
斜视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导致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
想象一下:你的双眼本是并肩作战的“搭档”,应该同时瞄准一个目标。但如果其中一位“队友”突然开了小差,自顾自地往别处看,这就成了斜视。
从眼睛偏斜的显现方式来划分,斜视有隐性斜视和显性斜视之分,显性斜视就是肉眼能直接看出来的“斜眼”,指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只眼正位时,另一只眼明显偏斜。而隐性斜视就像其中几条肌肉"有点懒",平时看不出问题,因为大脑在拼命协调这些肌肉,维持着眼位正位。一旦孩子疲劳、走神或生病,这些"懒肌肉"就原形毕露,眼睛会有轻微的偏斜倾向。"隐"这个字很关键——平时看不出来,只有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才能发现哦。
隐性斜视的危害有哪些?
01
核心危害:长期视觉疲劳,影响用眼体验
这是隐性斜视最直观的感受 —— 因为双眼要一直 “使劲” 保持对齐,眼周肌肉长期绷着,就像人总踮着脚站立一样,时间长了肯定累。尤其是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屏幕、写作业) 后加重,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
眼睛酸胀干涩、畏光,甚至眼眶或眼周肌肉酸。
02
逐步损害视力与双眼协同功能
若隐性斜视长期未得到关注或干预,代偿负担会持续加重,可能会引起:
近视、散光可能长得更快:为了缓解眼累,孩子会不自觉凑近屏幕、低头看书,时间长了睫状肌一直紧张,近视度数可能蹭蹭涨,甚至原本没有散光,也慢慢出现了。
分不清 “远近”,生活超麻烦:可能造成难以判断物体远近(如上下楼梯易踩空、拿东西易碰倒),甚至无法从事对立体视要求高的活动(如驾驶、球类运动、精密仪器操作);严重时可能发展为 “单眼抑制”(大脑主动忽略一只眼的视觉信号),彻底丧失立体视觉。
可能变成显性斜视:在过度疲劳、发烧等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潜在的斜视可能变成显性斜视,到那时,就需要更为复杂的治疗了。
03
别忽视:它还会悄悄影响孩子心情和学习
对孩子而言,得了隐性斜视,不仅可能会造成以上伤害,还可能会对孩子的心情与学习造成一定影响,比如阅读困难:孩子看书不超过15分钟就串行、跳字。
又或者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需要额外耗费精力维持双眼视觉,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因为阅读带来的不适感,让孩子本能地抗拒学习,慢慢变得烦躁、焦虑,可能还会造成厌学情绪!
湘潭爱尔眼科提醒:斜视不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就自己消失。在孩子3岁以前,视力和视功能发育得很快,这时候通过干预,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要是超过12岁,虽然还能矫正外观,但视功能恢复起来就困难多了。
所以如果怀疑孩子有隐性斜视的可能,建议带TA到正规眼科机构,不仅验光,一定要做双眼视功能检查,并告诉医生孩子的具体症状,要求进行遮盖试验、融合功能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给孩子一个清晰“视”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