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区域城商行如何破局突围?第十六届金融金鼎奖给出了一份来自西部的答案——成都银行凭借深耕特色金融领域的亮眼表现,斩获“年度特色金融特别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一家银行近三十年发展成果的认可,更勾勒出区域城商行锚定本土、精准发力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都范本”。
成立于1996年的成都银行,从地方城商行起步,逐步成长为四川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西部首家万亿级城商行,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已突破1.38万亿元。这份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其始终坚守“与时代共脉搏、与区域共生长、与民生共温度”的核心理念,将自身发展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之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下,成都银行精准把握城市发展势能,构建起“重点项目、产业升级、要素保障”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仅过去一年就为区域内重大项目注入超3000亿元信贷资金,成为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的“金融引擎”。
面对区域内2147万常住人口、近400万经营主体的庞大需求,成都银行没有陷入“大而全”的同质化竞争,而是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多维度特色金融生态圈。在科技创新领域,其创新的“四专模式”实现对本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超80%的服务覆盖率,科技贷款规模连续四年领跑全省,18款专属产品更是覆盖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在绿色金融赛道,通过“绿色融资+科技赋能+生态协同”体系,截至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达497.71亿元,以全省法人机构首位的规模,为公园城市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在普惠金融与民生服务领域,成都银行更是将“温度”融入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园区+金融+场景”生态构建,21款特色产品精准触达万千小微主体,“强组织+快审批+优服务”模式让金融活水高效滴灌实体经济。针对养老群体,其“网点+云端+泛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设施改造、产品升级,打造适老服务品牌;在文创领域,中西部首家文创专营支行的设立、“文创通”产品的推出以及全国首单版权ABN的落地,让金融与巴蜀文化深度融合,开辟出特色化发展的新蓝海。
数字化转型则为成都银行的特色金融之路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5+2”中台体系的建成,将五大业务中台与两大技术中台有机联动,不仅夯实了数据底座,更实现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化、高效化升级。依托这一体系,成都银行不断优化消费金融体验,从电子支付场景焕新到房贷流程简化,从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到全流程基金服务,让专业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四川居民“最信赖的首选主账户银行”。
文化软实力的培育,更让成都银行的特色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熊猫IP“蓉嘟嘟”的推出,将金融服务转化为温暖陪伴;“顺时·让美好发生”品牌活动,通过记录科技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传递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与文化传承的价值理念。在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其更是成为行业标杆,天府新区分行营业室在全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评选中斩获第一,形成“标杆引领、全域提升”的服务格局。
凭借特色化发展战略,成都银行实现了业务增长与品牌价值的同步提升,2024年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2025年又跃升至第324位,成为榜单中位次提升最快的银行机构。这份成绩证明,区域城商行无需在同质化赛道中内卷,只要锚定本土需求、深耕特色领域、坚守服务实体初心,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从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到赋能小微企业成长,从推动科技创新到助力绿色发展,成都银行的特色金融之路,为银行业突破同质化困局提供了清晰启示:唯有立足本土、精准定位,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民生需求深度绑定,以创新驱动服务升级,以文化赋予品牌温度,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实现持续成长,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守护者与推动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