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天一大早,我便收拾好东西往家赶,心里揣着满当当的期待。整整一周没见,我那刚满3岁的小孙子,怕是又长了新本事,说不定还变了模样,一想到能立刻见到他,脚步都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可欢喜之余,想起前几次回家的场景,心里还忍不住犯怵。这小家伙不知从哪学来的“排外”,对我那叫一个不友好:刚进门我想抱抱他,他伸手就推,嘴里喊着“不要爷爷”,更甚者,还会直接直呼我的大名,脆生生的声音里满是孩子气的“敌意”。我特意给他带的零食,他一把挥开;想摸摸他宝贝的小汽车,他立刻抱在怀里护得紧紧的,撅着嘴喊“这是我的,不许碰”;就连吃饭时,我刚要坐到餐桌旁的凳子上,他立马跑过来推开我,奶声奶气却无比坚定地说:“这是妈妈的、奶奶的、爸爸的,就是没我的位置!”
![]()
每次遇到这情况,我心里又委屈又好笑。我疼他疼到心坎里,隔三差五就惦记着给他买这买那,怎么就落得个“不受待见”的下场?甚至偷偷琢磨: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有这么多“小脾气”,难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对,让他讨厌了?
可孩子的心思,真是比六月的天变得还快。后来我试着调整了节奏,不再一进门就急着凑上去抱他、塞东西,而是先远远站在一旁,看着他搭积木、画画,偶尔递个小工具,或是真心夸夸他“搭的积木真高”“画画真好看”。没想到这招真管用,慢慢的,他不再抗拒我的靠近,有时还会主动把玩具递到我手里,拉着我陪他搭城堡;吃饭时,还会特意指着旁边的小凳子说:“爷爷,坐这里!”
![]()
今天一进门,小家伙听见动静,立马从沙发上跳下来,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一把抱住我的腿,仰着小脸甜甜地喊“爷爷回来啦”,还拉着我的手往屋里走,献宝似的把他的新绘本、小汽车都摆出来,雀跃地说:“爷爷跟我玩,我们一起搭火车吧!”
看着他黏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寸步不离的样子,我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原来小孩子的“不友好”,从来都不是真的讨厌,而是他们表达“陌生”和“不安”的方式。我总因为工作忙,不能天天陪着他,他对我不够熟悉,自然会竖起小小的“防备墙”,用“拒绝”来保护自己。他的“不许碰”“没有我的位置”,不过是怕我这个“不常来的人”,抢走爸爸妈妈的关注,侵占他熟悉的生活空间。
![]()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纯粹:对你熟悉了,依赖了,就会毫无保留地对你好;对你陌生了,警惕了,就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推开你”。那些曾经让我委屈的小瞬间,如今想来全是可爱。原来,陪伴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靠近。小孩子的心思不难懂,只要你愿意花时间陪他,用他喜欢的方式走进他的世界,他就会把你当成最亲近的人,把所有的“不允许”,都变成满心欢喜的“我愿意”。
![]()
有没有同款经历的长辈?你家孩子有没有过突然“不友好”的瞬间?最后是怎么慢慢亲近起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