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氏县木桐乡鸟桥村的山水间,藏着一位用40年光阴书写热爱与坚守的农民画家——范文升。他以土地为根、画笔为翼,自费远赴首都求学,在质疑声中逆势成长,从默默无闻的农民,蜕变为自成体系、受收藏家青睐的艺术家,用奋斗绘就了一幅自强不息的人生长卷。
![]()
“咱是农民,学画画哪有不难的?”这是范文升早年常听的话,也是他40年追梦路上最真实的写照。最初拿起画笔时,他没有专业功底,没有名师指点,农忙时扛锄头、种庄稼,农闲时就躲在屋檐下,对着画册临摹、用树枝在地上练线条,最便宜的宣纸和颜料,成了他最珍视的伙伴。身边的乡亲不解:“画画能当饭吃?不如多干点农活实在”,但这份对绘画的热爱,早已在他心中扎下深根,从未因质疑而动摇。
为了精进技艺,范文升做出了一个让乡亲们意外的决定——自费远赴北京求学。带着多年攒下的积蓄,他走进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堂,从豫西深山的田间地头,跻身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校园。面对科班出身的同学,他的基础短板显而易见;远离家乡的牵挂、高昂的学习成本,更让他倍感压力。但他骨子里的韧劲从未退缩,课上专注记录、追着老师请教,课下泡在画室反复打磨技巧,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在补差距、练功底上。
![]()
40年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范文升在种地与画画之间奔波,在质疑与期待中前行。北京的进修经历,让他开阔了眼界,掌握了系统的绘画理论,笔下的家乡山水有了更深厚的底蕴——秦岭余脉的雄奇、洛河两岸的灵秀、乡村生活的烟火气,都在他的笔墨中愈发鲜活立体,逐渐形成了质朴而不失格调的独特风格。
如今,曾经饱受质疑的“农民画家”,早已得到业界与收藏家的广泛认可。他的画作,藏着对土地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更藏着40年如一日的坚持与执着,成为许多人争相收藏的珍品。但范文升依旧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农忙时耕耘田间,农闲时静心作画,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简单的心愿:“把家乡的山水之美,展现给更多人看”。
![]()
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自成体系的画家,范文升的40年,是坚守热爱的40年,是自强不息的40年。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出身从不是梦想的枷锁,困难也不是放弃的理由,只要认定方向、坚持到底,平凡人也能通过奋斗绽放不凡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