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卢薇
现象
●信用卡领域,今年以来,北京农商行、四川农信联合社等机构把信用卡功能并入手机银行
●直销银行领域,去年11月,25款金融客户端申请注销备案,目前尚可下载的直销银行App仅剩10余款
原因
●用户在多个App之间重复注册、频繁跳转,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路径冗长,体验感降低
●运营多个App 需要持续投入技术、人力、营销与合规成本,行业进入存量阶段后难以为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对移动应用及时优化整合,政策倒逼应用升级或退出
未来
●渠道方面,主App的“超级平台化”趋势将愈发明显
●内容方面,银行将围绕自身优势,探索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服务生态
●流程方面,部分银行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运营中,成为提升效率、控制风险的核心驱动力
11月10日,“银行App迎来关停潮”冲上热搜,微博阅读量突破4000万,起因是近日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启动直销银行、信用卡及生活服务类App功能迁移与关停。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宣布关停部分App,其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头部城商行。
多家银行宣布App“瘦身”,原因是什么?“瘦身”后又有哪些新动作?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象
银行App“瘦身”,信用卡和直销银行是重点
9月28日,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逐步关停“缤纷生活”App,其功能将迁移至“中国银行”App。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北京农商行、四川农信联合社等机构把信用卡功能并入手机银行,去年也有10多家中小银行宣布关停旗下信用卡App。
直销银行App也是重点整合领域。10月上旬,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其直销银行App、直销银行网站将于11月12日停止服务,相关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App。
2024年1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公告,民生直销银行、昆仑直销银行等25款金融客户端申请注销备案,涵盖理财、企业金融、消费信贷等细分领域。目前,在应用商店尚可下载的直销银行App仅剩10余款,不足巅峰期的十分之一,且多为地方中小银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说,银行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初期,对线上业务比较重视,纷纷将线下业务向线上迁移,手机App是银行线上移动端的重要入口,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直销银行,都希望利用流量红利深度开拓市场。
原因
用户体验、成本压力、监管政策共同驱动
多家银行宣布App“瘦身”,原因何在?分析人士称,这是由用户体验、成本压力、监管政策共同驱动的结果。
先看用户体验。“一开始下载App是因为优惠力度很大,但现在银行App数量太多,实在用不过来。”成都市民刘畅说,自己手机里曾装了6个银行App,但最后只保留了常用的一个。
用户在多个App之间重复注册、频繁跳转,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路径冗长,体验感降低。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H1中国手机银行App流量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至2025年,手机银行App用户黏性明显下滑,用户单机单日使用次数从4.54次降至2.86次。
再看成本压力。“每做一个App,就意味着要多出一套独立的开发、测试、推广团队。”一位城商行从业人士说,运营多个App 需要持续投入技术、人力、营销与合规成本,在行业增长期还可以覆盖成本,进入存量阶段则难以为继。
此外,还有监管的推动。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移动应用及时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以政策倒逼应用升级或退出。
未来
回归金融服务本质,力求简洁顺畅、高效智能、安全可靠
多个App体系逐渐退潮,银行如何真正留住用户?分析人士给出的答案是:“银行的竞争策略将从通道之争、流量之争转向生态之争、服务之争。”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蔡栋梁认为,多个App已经成为银行的负担而非助力,随着“关停潮”到来,银行数字化转型将从“流量驱动”转向“经营驱动”阶段。未来银行之间的比拼,将取决于操作是否简洁顺畅、功能是否高效智能、信息是否安全可靠。
渠道方面,主App的“超级平台化”趋势将愈发明显。比如,工商银行2021年起逐步整合冗余应用,形成统一数字渠道入口;建设银行虽保留“建行生活”App,但已实现与主手机银行的深度联动。
内容方面,银行将围绕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探索融入政务、生产、生活场景,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服务生态。
流程方面,部分银行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运营中,成为提升效率、控制风险的核心驱动力。
“银行的竞争不是比谁的App多,而是比谁能更好地融入日常金融生活。”受访人士称,未来银行需要更加聚焦主App的功能完善与体验优化,构建统一的金融生态,实现精准服务与交叉销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