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群最近安静得有点过分。尤其是一到60岁,很多老人在群里几乎不冒泡,连个表情包都很少有。有人开玩笑,说这个群是不是被群主忘记了。其实,这不是小范围的现象,各地都这样,连北大最近出的《中国社会关系变迁报告》也把这个事儿当成了社会现象说。报告里很直接,差不多八成的老人都不怎么和亲戚联系了。跟40岁时比,聊天的次数直接砍了不少。
![]()
社交圈子变化也不是啥新鲜事。老一辈人开始清理各种没用的关系,把那些不常联系的亲戚慢慢淡化。微信好友一看三百多,其实真正有事聊的就二十来个。这个现象在报表上都看得出来。心理学上的说法更直接:“砍掉大部分亲戚关系后,生活满意度反倒上升”。挺有意思的是,老人们并没有觉得社交变少会很孤单,反而觉得很轻松舒心,没那么多复杂的事情要应付,好像整个人变得自在了。
不少朋友一直觉得,和亲戚联系减少,是人情淡了、家族变疏了。但实际上,碰到自己有兴趣的事,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也过得特别开心。有网友就分享,他妈退出了家族群,转头刷抖音拍视频,跟广场舞的姐妹玩得比过年还乐。看着还挺有意思,血缘没那么重要,能陪你一起玩、一起分享快乐的,才是真正治愈的社交。
![]()
现在上海、北京这些地方,社区开始把这个“断亲”现象当成一种新事业。很多老人加入书法班、园艺小组,不分谁是谁家的人,也没人打听你家背景。大家一起写写字、养养花,关系干干净净,没那些家族麻烦。半年下来,抑郁门诊人数都明显下降。很多老人觉得,这样没负担的团体才叫舒服,生活里没太多压力。我听着觉得挺新鲜,老年人自己愿意换圈子换心情,效果还挺明显。
日本那边走得更远。“终活整理师”成了特别受欢迎的职业,专门帮老人梳理社交,把没啥联系的人都删掉,只剩下那些最重要的几个人。生意好了以后,电话预约要排队好几个月。这办法听起来挺实际,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关系都不管了,省心还挺管用。
![]()
再说到科技的作用。很多APP专门给老年人做“找老朋友”的功能,抖音首页还有快捷按钮,再加AI联想推荐。可惜用的人挺少,很多老人就想找安静一点的生活,科技再贴心也不顶用。有时候,这些新功能真有点鸡肋,关系真要走心才算有意义,不是谁热情推荐就能建立的。
亲戚关系变淡,实际上就是一种选择。老人们更多选择和三两知己在一块,不追求热闹杂乱。比起以前家族群里整天吵吵嚷嚷,现在清净多了。再加上自己喜欢的兴趣,晚年生活看起来像安静的咖啡馆,舒服得很。其实现在的人更喜欢这样的节奏,安静自在,没那么多无效社交,活得潇洒点也没啥不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