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的养老金,每月一千四百万韩元,一分不少地打进他的账户。
一张指控他受贿的法院传票,也摆上了他的书桌。
这位前总统的退休生活,就在这笔巨款和这张传票之间,被撕扯得不成样子。
2022年,他告别青瓦台,回到老家庆尚南道梁山市的平山村,想过几天“被世人忘掉”的日子。
村子不大,风景不错,他开了家书店,不图赚钱,就图个清静。
门口挂着木牌,叫“平山书房”。
他和妻子金正淑种种菜,养养狗,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
韩国政坛那个几十年来谁也躲不过的“青瓦台魔咒”,似乎在他这儿失了灵。
毕竟,他是少有的干满五年、没被弹劾、全身而退的总统。
根据《卸任总统礼遇法》,他的待遇是顶配的。
那笔养老金,是他当总统时年薪的95%,足够养活他自己和身边一整个小团队。
国家还派了65名警卫,三班倒,把他家围得跟铁桶似的,比法律规定的27人多了一倍不止。
官方的说法是,他任内搞半岛和平,得罪的人太多,需要加强保护。
他和他家里人看病,国家全包,去的都是最好的国立医院。
这日子,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大财阀看了也得咂咂嘴。
可这安稳背后,早就埋着雷了。
平山村的宁静,只是表面。
村口,支持者和抗议者几乎天天对峙。
这边拉着横幅“守护文在寅”,那边架起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骂他的口号,声音大到整个村子都能听见。
那65名警卫,与其说是保护他,不如说是在看守他,看守着他脑子里那些价值连城的国家机密。
这座用纳税人的钱堆起来的田园牧歌,其实是一座华丽的监牢。
韩国总统这把椅子,坐上去是权力之巅,下来后就是审判席。
![]()
李承晚跑到了夏威夷,客死他乡。
朴正熙吃着饭,就被自己的心腹一枪结果了。
全斗焕和卢泰愚,一个判死刑一个判无期,虽然后来被特赦,但牢是实打实地坐了。
李明博和朴槿惠,这对前后任,双双进了监狱。
而文在寅的挚友和政治导师卢武铉,在面对检方调查时,从自家后山的山崖上一跃而下,用生命证明清白。
这串名单,就是文在寅头顶上那把看不见的剑。
他以为自己能例外,但韩国政治这台绞肉机,从来不缺燃料。
搅碎他退休梦的,是他自己亲手磨快的一把刀——尹锡悦。
当年,文在寅刚上台,发誓要改革检察系统,清算积弊。
他看中了当时名不见经传、但以“铁面”著称的检察官尹锡悦。
尹锡悦办起案子来六亲不认,连三星太子李在镕、前总统李明博和朴槿惠,都让他亲手送了进去。
文在寅觉得,这人是把好刀,能帮他砍断政商勾结的烂摊子。
于是,他不顾党内外的反对,破格提拔尹锡悦当上了检察总长。
文在寅把这把刀递了过去,指着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说:砍。
他没算到的是,这把刀有自己的想法。
当刀刃开始对准文在寅政府的自己人时,两人彻底闹翻。
尹锡悦最终辞职,转身踏入政坛,并奇迹般地在2022年当选总统,成了文在寅的继任者。
猎人和猎物的身份,瞬间对调。
尹锡悦一上台,检察系统的权力迅速膨胀,一场名为“拨乱反正”的清算开始了。
目标,直指文在寅政府的方方面面。
2025年4月24日,全州地方检察厅正式动手。
罪名是受贿,案子绕不开他那个不太争气的女婿徐某。
检方的故事是这么讲的:2018年,徐某辞掉工作后一直待业,后来却“神奇地”进了泰国一家廉价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当高管。
![]()
这家泰国公司,和韩国的易斯达航空关系匪浅。
而易斯达航空的创始人,正是执政党议员李相稷。
检方认为,这不是巧合。
他们指控,文在寅利用总统职权,帮李相稷坐上了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理事长的肥缺,作为回报,李相稷就得想办法给自己女婿安排个好工作。
证据链一环扣一环。
比如,徐某的简历上,赫然写着“韩国总统女婿”的身份。
再比如,李相稷曾给文在寅的女儿文多惠汇过五千万韩元,事后补了张“借条”。
在检方眼里,这哪是借钱,分明就是交易的一部分。
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镜检视,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要把文在寅拖下水。
消息传出,文在寅在平山村的家中通过发言人回应,说这是“荒唐的政治报复”。
早在两个月前,也就是2025年2月,他在接受采访时就公开说过,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任命尹锡悦当检察总长。
这话听起来,满是英雄末路的悲凉。
就在文在寅官司缠身的时候,他的对手尹锡悦,自己也栽了。
2024年12月,尹锡悦深夜突然宣布“紧急戒严令”,试图动用军队压制国会,结果引发全国性的政治海啸。
在民众和国会的巨大压力下,戒严令几小时内就被迫撤销,尹锡悦本人也因此遭到国会弹劾,狼狈下台。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危机中,远在平山村的文在寅,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喊话国会“守护宪政”,把自己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讽刺的是,尹锡悦的倒台,并没有让文在寅的日子好过一点。
保守派阵营把这笔账,也算了一部分在文在寅头上。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2025年2月,有媒体挖出了一位前国防情报司令官的笔记本。
本子里,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一份“逮捕文在寅计划”,详细到连动手的地点都选好了。
这说明,在政治斗争最白热化的时候,军方里确实有人动过用极端手段解决他的念头。
一直到2025年8月,案子还在审。
文在寅没有被批捕,人还在平山村的书店里看书、会客。
那笔千万养老金和65个警卫,也一样没少。
但谁都清楚,这份体面是暂时的。
法官的槌子一旦落下,定了罪,这一切都会瞬间烟消云散。
他将和他的前任们一样,从受人尊敬的“前总统”,变成被剥夺一切礼遇的罪人。
那个所谓的“青瓦台魔咒”,说白了,就不是什么风水玄学。
它是韩国政治“赢家通吃”的文化,和检察官权力过大、不受制约这两个东西搅在一起,生出的一个怪胎。
每一任总统上台,权力大得像个皇帝;可一下台,就立马成了下一任的清算对象。
法律和检察官,就成了党派斗争最好用的刀。
文在寅在他的回忆录《从外围到中心》里,反反复复地说自己多么清廉,多么想改变这个国家。
这本书一度卖得很好。
可现在,在起诉书面前,这些话显得有点无力。
文在寅的书店依旧开着,书页在翻动,村外的喇叭声也从未停歇。
他的养老金还在发,起诉他的案子,也还在审。
《韩国先驱报》(The Korea Herald),关于文在寅女婿徐某案件调查的系列报道。
韩联社(Yonhap News Agency),关于尹锡悦政府对前政府官员调查及文在寅回应的报道。
韩国《卸任总统礼遇法》(Act on the Honorable Treatment of Former Presidents)相关法律条文。
JTBC电视台,关于前国防情报司令官笔记本中“逮捕文在寅计划”的独家报道。
文在寅回忆录《从外围到中心》(문재인의 운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