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南方健哥
乌克兰又有消息传出:征兵的人现在都要去打仗!
其国防部扔出个重磅消息:基辅的征兵处彻底停止征兵,原本在征兵中心干活的人,直接打包编入作战部队开往前线。
官方嘴硬说这是“优化兵力配置”,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是什么战略调整,分明是兵员池彻底见底的无奈之举。
![]()
要知道征兵处可是战争时期的“兵源水龙头”,负责登记、筛选、输送新兵,现在连“水龙头”都拆了拿去当“零件”用,可见前线缺人缺到了何等程度。
更扎心的是,这不是个别现象,有前线指挥官偷偷透露,现在不光基辅,乌克兰东部几个州的征兵点早就名存实亡,要么没人可征,要么征兵的人自己先跑了。
外界的反应也透着诡异:西方媒体嘴上说“乌方仍有抵抗能力”,却偷偷下调了对乌反攻的预期;俄罗斯那边直接点明,乌克兰前线能打仗的人连编制的一半都不到。
而最让人揪心的是乌克兰普通民众,社交媒体上全是“怕被抓壮丁不敢出门”的吐槽,不少家庭早就把年轻人藏到了乡下。
一个征兵处的撤销,就像撕开了遮羞布,把乌克兰兵力枯竭的窘境赤裸裸地摆在了全世界面前。
![]()
千万别觉得乌克兰还有多少人能打仗,实际上他们的“人力家底”早就空了。这几年打下来,能扛枪的青壮要么死在了前线,要么早就想方设法跑了。逃兵人数早突破了六十万大关,每月还在以几万的速度增加,比新征来的兵都多。
为了凑人数,乌克兰的征兵早就变成了“抓壮丁”:菜市场拖人、马路上拦车、甚至闯民宅抓人,连残疾人、刚成年的学生都不放过。
可就算这样,前线还是填不满窟窿,不少部队能打仗的人连编制的三成都不到,所谓的“预备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空架子。
更要命的是“恶性循环”:前线伤亡太大,士兵不想打了就逃;逃兵多了就抓更没经验的新兵;新兵没训练就上战场,死得更快,反过来又逼得更多人逃跑。就像个漏底的水桶,再怎么加水都存不住,这兵源根本没法补。
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就这么没经过像样训练就送进战场,跟送命没区别。乌克兰的兵源问题,本质是把国家的未来都打光了,这窟窿根本填不平。
这次撤掉征兵处,说白了就是承认这体系彻底没用了。以前的征兵处本该是规范动员的“闸门”,现在却成了腐败滋生、效率低下的“重灾区”。有关系的人花钱就能免服兵役,没关系的普通人被硬拽去打仗,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
更荒唐的是,征兵处的人自己都没信心。他们天天看着抓来的新兵送上去就没消息,看着逃兵一批批跑,自己也早就慌了神。
![]()
现在把这些人直接编进作战部队,一方面是实在没人可用,另一方面也是想堵住“自己人先慌了”的口子,可这根本是扬汤止沸。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动员体系就像血管,得把血液(兵源)顺畅送到前线。现在血管里又堵又漏,连管血管的人都要去当血液,这体系不是濒临崩溃,是已经烂透了。乌克兰政府连自己的征兵系统都管不好,还谈什么长期作战?
有人说“西方不是还在援助吗?”可援助再多,没人用也是白搭。最近德国刚承诺给20亿欧元军援,瑞典也说要给80亿,看着挺唬人,可乌克兰自己算过账,明年光国防开支就需要1200亿美元,缺口一半都填不上。
就算武器准时送到,谁来用?现在的新兵训练时间最短的只有两天,正常情况下得练一年才能上战场。这样的兵拿着先进武器,要么不会用,要么刚开枪就成了活靶子,在高强度战线上,士兵的预期寿命有时候连四小时都不到。
西方其实也心里有数,他们给援助更多是“政治表态”,真要填乌克兰这个窟窿根本填不起。就像给一个快饿死的人送山珍海味,可他连张嘴的力气都没有,这些好东西最后不是被摧毁,就是成了对方的战利品。
乌克兰抱着西方的“援助稻草”,可这稻草根本救不了命。乌克兰撤掉征兵处的举动,给所有卷入这场战争的人敲了最响的警钟:再强大的援助,再硬的嘴硬,都顶不住人力的耗尽;再华丽的战略说辞,都遮不住“没人可打”的狼狈。
那些被抓壮丁的年轻人,那些失去儿子的父母,那些连夜逃跑的家庭,他们才是这场战争最真实的受害者。而西方的算计、政客的博弈,最后都压在了普通人的肩膀上,压垮了一个国家的兵员体系,也压碎了无数家庭的希望。
小编结语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站在悬崖边,往前是填不满的战场窟窿,往后是耗空的国家根基。西方还会继续给援助吗?乌克兰还有翻盘的可能吗?说到底,和平从来不是靠“硬撑”得来的,更不是靠抓壮丁能守住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