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打开小红书,开屏便是“家倍好玩”四个大字。画面上,年轻爸爸抱着孩子做游戏的温馨场景,让很多人不禁滑动屏幕参与其中。
![]()
原来,
这是在上海外滩FTC举办的
2025年黄浦区“家倍好玩”共创分享荟。
活动由上海市黄浦区妇女联合会、小红书母婴与A4儿童艺术馆共同发起,以“在家+书屋,玩出家的创造力”为主题,旨在推动“会玩”成为家庭可感可及的能力,凝聚家庭、学校、社区、企业等多元力量,以共创的游戏机制,搭建儿童友好工作共同体。
![]()
“家倍好玩”的灵感,源自一个充满童真与智慧的家庭发明——“爬爸爸树”。这是孩子和爸爸在家中共同编织的游戏,它没有复杂的规则,却有最真挚的情感流动。当这个故事被更多家庭模仿、演绎、分享时,人们看到了游戏的力量:好的教育不在远方,而在人与人互动的方寸游戏场里。
![]()
作为黄浦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家倍好玩”不仅为家庭提供了丰富的游戏资源,更在社区中建立起持续发展的支持网络:让“游戏力”回归亲子关系的中心,让创造力激活家庭的内生动力,让城市成为有温度的共享游乐场。
![]()
![]()
自10月起,A4儿童艺术馆携手黄浦区奥林幼儿园、蓬莱路幼儿园,展开深度馆校合作,小红书母婴亦发起家庭游戏持续征集,线上线下累计收集到600余份家庭游戏投稿,话题 已征集1.7万条投稿,截至活动开始前话题浏览量突破4300万次。从“穿越胳肢窝”“气球套圈”到“大摆锤取物”,一个个接地气又充满创意的家庭游戏,在社区中被分享、模仿与再创造。
![]()
最终,这些来自黄浦家庭与小红书线上社区的精选游戏案例,集结成《黄浦区“家+游戏”宝藏铺子手册》。手册梳理出五大游戏力维度——就地取材的智慧、全家协作的温暖、孩子主导的尊重、老游戏的新生,以及肢体互动的信任。活动现场,黄浦区副区长袁园、上海市妇联家儿部部长张燕华与首批“游戏灵感贡献者”共同为“家+游戏灵感铺子”启幕。
![]()
![]()
![]()
![]()
![]()
![]()
活动现场,创造力指南《黄浦区“一书一房”亲子阅读生态圈实践指南》正式发布,将阅读转化为重构亲子关系、发掘社区潜能的纽带,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资源在社区层面的深度链接与共享。与此同时,“家+书屋”创新案例与“家倍好玩”家庭游戏共创奖项,亦相继揭晓:书屋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为上海市200多个“家+书屋”的升级打造提供了生动样本;颁发创造之星奖则表彰了将家庭作为创意原点的“游戏设计者们”——他们来自不同家庭、职业与社区,但正是这股多元而温柔的力量,让“玩”成为一种社会共创。
![]()
![]()
作为活动的发起单位之一,A4儿童艺术馆馆长李杰,从一棵“爸爸树”到一片“家庭森林”的游戏共创项目中,清晰地看到了创意是如何在陪伴中生长的。而无论是奥林幼儿园园长张颖从教育者的角度,还是家长代表们在家庭共玩的体验与情感转变过程中,都可以证明,最好的家庭游戏,从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
![]()
![]()
不仅仅如此,小红书母婴团队与亲子内容创作者,还进一步呈现了线上社区又是怎样激发家庭创造力与公共连接的。从小红书当日“开屏”、当月话题“适我的家”发布到薯宝宝主题推文“翻牌”,再到KOL博主深度参与线上报名、推广,线下主题分享、运动创意,给予了高效的社群活力支持。
![]()
![]()
![]()
活动仪式后,“不可思议的好玩家”主题展览与“家倍好玩”游园会互动体验亦在各楼层同步开启。游园会以“家庭游戏力”为核心,精选黄浦家庭与小红书社区的代表案例,既有经典传承的童玩,也有跨代共创的新玩法,以日常可复制、可延展、可共创的方式呈现“家庭游戏力”的生活价值。
未来,黄浦区将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区与“家+书屋”建设,凝聚社会多元力量,推动家庭教育、社区营造与城市文化共生共创,让“创造力”成为家庭、社区乃至城市可持续生长的核心活力。
记者 / 刘艺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区妇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