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记者 阳继乐 摄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那坡县百南乡红石山的1356级石阶上,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向着海拔1096米的中越588号界碑攀登。11月7日,2025年“走边关”之“卫国戍边有我”主题深度宣传采访团与当地护边员、百南边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一同踏上这段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天梯”,在祖国南疆之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
![]()
588界碑下的悬梯。记者 阳继乐 摄
石阶湿滑陡峭,山林间雾气缭绕,队员们相互搀扶,步步前行。脚下这条由党政军警民合力在绝壁上开凿出的1356级“天梯”,见证了一段艰辛的戍边变迁史。“过去,因为咱们这边是悬崖,巡逻588号界碑需要徒步绕行,甚至有一段还得借道越南才能抵达,一趟下来要近10个小时。”一位同行的老护边员向采访团讲述。如今,在各方力量支持下修建的这条直通界碑的巡逻路,虽然依然险峻,却彻底结束了“借道巡碑”的历史,将路程缩短至一个多小时,让主权与尊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云雾中的588界碑悬梯。记者 阳继乐 摄
上午9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海拔千余米的山巅响起。采访团成员、护边员和移民管理警察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敬礼,嘹亮的国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当我真正站在这里才懂得,课本里‘家国’两个字的分量,是由界碑的硬度和巡边人的血肉共同铸就的。”一名记者在界碑前动情地说。这并非588界碑首次举行此类仪式。2024年国庆期间,16名小朋友曾在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025年初,百南边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与苗族群众也在此举行过“新春仪式”。如今,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588界碑的守护历程,是广西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缩影。据百南边境派出所王光学介绍,该所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提供预约办证、送证上门等服务,还创办边境“红色书屋”,推进警务工作前移。这种合力在文化领域同样生动。2025年6月,百色边境管理支队联合高校组成新时代文艺宣讲团,在589号界碑附近为执勤民警举办“界碑边的文化课”,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家国情怀。在当地党委、政府推动下,达林屯已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边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守国土、保边疆、富边境是每个边境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护边员陆金荣的这句话,道出了戍边人的共同心声。百南边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将这一使命融入日常。他们开展“定制春联”活动,为苗族群众送服务上门;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让边境村庄焕发新生机。2025年,广西通过边关风景道建设,推动边境旅游热度攀升,使边关文旅IP成为广西旅游版图上富有魅力与活力的“增长极”。
随着国旗在界碑旁猎猎飘扬,采访团成员与戍边人共同许下守护边疆的铮铮誓言。“顶峰之上,界碑在旁,举目千里,我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伟大和大好河山!”百南边境派出所零育先这样表达自己的守护之情。从移民管理警察到护边员,从当地群众到青年学子,无数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正如广西大学学生在界碑前的感悟:“愿以青春之志,告白祖国边疆。”
升旗仪式结束后,采访团告别588界碑。山脚下,达林屯的崭新民居星罗棋布,家家户户门前红旗招展。在这片西南边疆的热土上,党政军警民合力铸就的铜墙铁壁,正守护着国家的安宁和边民的幸福,书写着新时代“卫国戍边有我”的壮丽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