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11月10日),台湾地区普发现金1万元新台币政策进入发放阶段,民进党籍民代吴思瑶却因个人立场反转而陷入舆论风波。其脸书发文宣传服务处变身“普发现金便民服务站”后,遭网友集体质疑其“违宪买票”“立场投机”,更被讽刺“昔日批钱买票,今朝助领买票”。这一争议不仅暴露民进党当局政策反复,更折射出岛内政治博弈与民生诉求间的深层矛盾。
![]()
一、吴思瑶立场为何出现反转呢?
民进党长期以“抗中保台”为政治口号,但2025年岛内通胀加剧、民生怨声载道,民众对经济议题关注度远超两岸对立。国民党借势推动普发现金,绿营初期以“违宪违法”“掏空财政”抵制,后在罢免失败后被迫妥协。吴思瑶作为党团干部,需配合当局政策转向,其个人立场反转实为政党整体策略转向的缩影。
要知道,民进党内部对普法现金存在分歧:赖清德系主张“务实纾困”以稳定基本盘,新潮流系等则担忧财政纪律崩坏。吴思瑶作为赖系核心成员,需在派系利益与个人声望间平衡利弊。其前期批判是为展现“财政纪律捍卫者”形象,后期配合则是向派系核心靠拢,避免因“抗命”而失势。
![]()
吴思瑶
二、普发现金争议背后的“违宪”争论,是因财政分配与政党博弈导致的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蓝绿对普发现金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是否违宪”与“财政分配”上,对此各方势力有何表态呢?
1、以罗智强为代表的蓝营人士,强调超征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普发现金为“还税于民”,并揭露民进党过去曾多次发放消费券及现金(如2023年普发6000元新台币),如今反对实为“双标”。
![]()
右一为罗智强
2、卓荣泰对此公开反驳,称发钱“缺乏效益”“债留子孙”,并质疑国民党将现金用于“买票”,但对国民党提出违宪指控却没有正面回应,仅以“释宪”进行拖延。
![]()
卓荣泰
而对于政党博弈议题的答案也显而易见了,政策讨论沦为蓝绿互撕工具,例如国民党批评民进党“违宪”,民进党反呛国民党“买票”。对此,好好的民主议题被彻底政治化。
三、郑丽文对此有何应对之策呢?
郑丽文上任后迅速任命季麟连(黄复兴党部前主委)为副主席,来整合“军系”与深蓝力量;同时重用连胜文、杨永明等青壮派,吸纳本土派系支持。此举旨在避免党内因两岸政策分歧陷入内斗,确保“抗中保台”与“和平交流”双规并行不悖。并针对吴思瑶“违宪买票”的指控,郑丽文援引“两岸同属一中”论述,将普法现金与“两岸一家亲”绑定,强调国民党推动的是“民生纾困”而非“政治买票”。同时,她推动国民党智库与大陆媒体合作,以数据来驳斥民进党“掏空台湾”的论调。
![]()
郑丽文
综上所述,郑丽文的应对策略为“以战止战,以和制独”。
对内:通过人事整合与政策捆绑,将国民党从“抗中工具”转型为“民生政党”,以此来巩固基本盘。
对外:利用大陆释放的善意为两岸破冰争取窗口期。
然而,其挑战在于民进党持续操弄“抗中保台”议题,可能稀释国民党“和平叙事”的影响力。对此,郑丽文会“坚持到底”还是“缴械投降”,就看朱立伦、卢秀燕会不会“从中作梗”了!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