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脸上三天两头过敏爆痘、痒到睡不着?手指脱皮溃烂反反复复,瓶瓶罐罐用了一堆还是不见好?
先别急着怪自己体质差,你每天上班接触的化学品、粉尘、消毒水,可能正在悄悄“腐蚀”你的皮肤,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再贵的护肤品也救不了脸,甚至可能越涂越糟。
省流版
1.职业性皮肤病是因职业活动接触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引发的皮肤问题。
2.高危人群为皮肤屏障弱、过敏体质及防护不足者,高发于美容美发、医疗、建筑等行业,与染发剂、消毒剂等致病原相关。
3.个人可通过穿戴防护装备、及时清洁、保湿修复等措施预防。
4.企业需优化工作环境,如改进工艺、定期健康检查、开展防护培训。
5.若皮肤问题久治不愈且与工作节奏相关,需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职业史。
职业性皮肤病是因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引发的急慢性皮肤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水疱糜烂、色素沉着、过度角化,红肿溃疡、还可能伴随灼热或瘙痒感。
它主要分为 8 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致病因素:
1
接触性皮炎:分刺激性(如接触强酸、强碱、汽油、甲醛)和过敏性(如对镍、铬、橡胶添加剂过敏)。
2
光接触性皮炎:接触光敏物(如煤焦沥青、煤焦油、氯丙嗪及其中间体等),并受到日光(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病变。
3
电光性皮炎:由电焊弧光、高强度灯光等人工紫外线导致。
4
黑变病: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品,橡胶添加剂,某些染料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5
痤疮:接触煤焦油、页岩油、天然石油及其高沸点分馏产品与沥青等引起的油痤疮;接触某些卤代芳烃等引发氯痤疮。
6
化学灼伤与溃疡:强腐蚀性化学品(如氢氟酸、水泥)及接触铬、砷、铍等化合物,溃疡多呈鸟眼状。
7
白斑: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
8
其他:如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页岩油及高沸点馏分矿物油等在接触部位引起的扁平疣样、寻常疣样及乳头瘤样皮损,以及接触石棉引起的石棉疣。长期浸水作业引起的职业性浸渍、糜烂等。
这些职业和人群,最该提高警惕!
1. 高危人群
皮肤屏障功能较弱者(如特应性皮炎患者)
过敏体质人群
长期未做好防护的从业者
2. 从事以下行业的打工人行业
![]()
做好这几点,让皮肤少受伤
1. 个人防护:把好 “接触关”
①穿戴装备:根据作业环境选择口罩、长袖工作服、防毒面具、手套等,切断致病原接触途径。
②及时清洁:下班后使用温和清洁剂洗净皮肤,避免残留物持续刺激。
③保湿修复:坚持涂抹保湿霜,强化皮肤屏障,减少敏感风险。
2. 企业责任:筑牢 “环境关”
①工程控制:改进生产工艺,减少人工操作,加强通风,降低致病原浓度。
②健康管理: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③培训教育: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普及应急处理知识。
![]()
3. 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干预
①警惕信号:皮肤问题久治不愈且休假时减轻、上班后加重,大概率与职业相关。
②明确诊断:就医时主动告知职业史,帮助医生精准判断病因,避免误诊误治。
![]()
职业性皮肤病并非忍忍就能好,长期忽视可能导致慢性损伤甚至永久性疤痕。
参考文献: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gbz 18-2013
赵鹏鹏,骆公成,金韬.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治及预防策略探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6):175+177.
/健康科普
供 稿:于曼
编 辑:钟柳依
审 稿:杨凤 张霞
![]()
上观号作者:上海疾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