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岁意味着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是安度晚年,静享天伦之乐的日子。
而对小红书博主“我恋禾谷”(玉珍奶奶)来说,这是新阶段的开始。
她当过中小学教师,当过基层公务员。老伴去世后,她决定开始写作,记录他们这一代人的故事。今年是她写作的第三年,她的第一本书《我恋禾谷》正式上市了。
为什么取名“我恋禾谷”?奶奶幽默地解释,原本打算叫“我恋黄土”,但觉得不够吉利,于是改成了“我恋禾谷”。无论是“我恋禾谷”,还是“我恋黄土”,都源自奶奶曾看过的《大秦帝国》中的招魂唱词,目的是让战场上逝去的生命记得回家的路。如今,这个名字寄托了奶奶对故土和往昔的深切感情。
玉珍奶奶的小红书是外甥女帮忙下载的,最初只记录了一些日常琐事,后来笔收不住了——原来,那些记忆里反复擦拭的脸庞也可以于文字安放。于是她一笔一划,在纸页间留住亲人存留于世间的印记。
奶奶从没直白表达过自己的思念,但她写字的书桌上总摆着老伴的照片,方向正对自己。
![]()
图 | 玉珍奶奶与她的书桌
她发帖时间常常在凌晨三四点,因为按老家老人的说法,这个时段会有亡灵活动,这样她的老伴就可以在天上看见:当年那个善良坚韧的妻子,现在已经是一位新晋作家了。
去年她以《老伴儿的生平》获得第一届小红书身边写作大赛的岁月纪实奖,去领奖的时候,穿着老伴儿送她的定制毛坎肩:“10年了,一直没大舍得穿,尤其是毛坎肩,我准备留作寿衣。等到了那边,仅凭这个坎肩,他就能认出我,我也能认出他”。
![]()
在成为长辈前,他们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如此渺小,却又如此顽强。在时代的洪流里扎根,向苦涩的岁月讨要一点点甜。”
《我恋禾谷》精选了奶奶的十篇文字,是一本关于故乡的书,书中行走的,是奶奶的父母、老伴儿、小姨、表妹,还有无数乡亲和故人。他们是故事里的人物,也是下一代生命的来处。在成为爷爷、母亲、小姨之前,他们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他们不是沉默地扮演亲属职责的NPC,未曾说出口的心事,这次由玉珍奶奶讲给我们听。
![]()
图 | 《我恋禾谷》实拍
20世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被霍布斯鲍姆成为“极端的年代”。中国更是历史大变局,过去几千年的平静全部被打破。在这个时期生存下来的一代人,经历丰富,但又不善于表达,对于他们的真实人生经历,我们一直是知之甚少的,而《我恋禾谷》给了我们一个了解的窗口。
在《六十块大洋的爱情》里,王老三和秀儿
(玉珍奶奶的父母)的结合 简直是民国爱情故事的经典开局:家道富裕、走南闯北的浪荡公子哥与天真善良、满心满眼崇拜丈夫的农村妻子。但 王老三早年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无一不沾,是位十足的纨绔子弟。浪荡行事间,又有几分机灵,可在乱世为自己博得几分生机。随着个人境遇大起大伏、国事天地翻篇,王老三一夜之间成长了许多。此时玉珍的叙事口吻也由“王老三”变为“父亲”——没有说教,没有评判,却让我们看清了普通人在命运里的挣扎与担当。
老一辈故事里爱恨情仇的精彩程度,也不逊色于当今的电视剧。
《我恋禾谷》里,有不少老一辈的“恨海情天”。比如在《消失在风中的梅》里,漂亮自由的宋小梅因“换婚”嫁给丑陋富有的艾春。艾春将她视若珍宝,以最大的能力和限度宠爱,但与此同时,他也有病态的控制欲和偏执,把宋小梅大半辈子的时光都锁在四四方方的一片围墙里,最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宋小梅的激烈反抗......自由意志的觉醒与妻职夫职此消彼长、互相抵抗,人生百般滋味尽在其中了。
![]()
图 | 玉珍奶奶为新书签名
![]()
中国农村女性,
有自己的人生重量
关于玉珍奶奶的写作,博主
@吕不同在 帖文 “请原谅一个老人回忆往事”中 提到一个点: “她写死亡和离别像写早上的天气,因为一颗历经七十个清明节的心,它不可能没完没了对离别充满感伤的激情”。这份独属于老年人的智慧和悲悯,是在其他作品里很难看到的。
同属女性,玉珍奶奶对女性的境遇更为熟悉,《我恋禾谷》真实地勾勒了一幅中国农村女性的群像图。其实写这类题材很不容易,大众对女性的期待并不相同:有传统的标准,有现代的标准,现代还分激进与包容的态度。玉珍奶奶可能并没有听说“女性主义”,但她也不为其他人的传统看法而转移。于是她的笔触总是真实的,克制的,尊重的,超越局限的。
![]()
图 | 玉珍奶奶与新书《我恋禾谷》
《我恋禾谷》里,有女性强者的形象——风风火火的快儿,她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会为了争先,刻意制造机会使头上长谷草。也有因丈夫借种一事败露,被污名化的瑞儿,她没有含羞自尽,而是远走他乡换地发芽。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也没有戏剧十足的人生情节,但形象是那样鲜活,不是“献祭者”,也不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她们有自己的人生重量。
不同的人生背后。是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女性有限的人生选择:快儿还是忠诚履行着母职与妻职,在对未来最有希冀的时候因心脏病过世,然而父母后来为弟弟筹款治好了心脏病。玉珍奶奶没有回避生命背后的阴影,也没有刻意加重苦难:没有哪种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都是一样的坚韧,一样的笑容与泪水。正是一代一代女性的努力和托举,今天的女性才可以站在高处为自己更多的权益呐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种包含巨大悲悯的态度。
没有哪种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点击链接,听见一代女性的沉默与呐喊↓
![]()
我恋禾谷,我恋禾谷,我恋禾谷
值得一提的是,《我恋禾谷》实体书有与奶奶小红书帖子相比的不可替代性。对奶奶的粉丝来说,这本选取的十篇故事在内容上与小红书有差;对还没读过奶奶故事的读者来说,这本也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里面的每篇,玉珍奶奶都修改过至少三次,以确保最终呈现出来的质量。
这本在上市前,玉珍奶奶曾就《我恋禾谷》的封面在小红书上征集大家的意见,读者朋友投票选出了三种封面版本,最终我们采纳了其中一种,但给大家准备了彩蛋:把三种封面都做成了随书明信片,供大家收藏。
![]()
图 | 玉珍奶奶向大家征集封面意见
翻开书的环衬,可以看到一张藏书票。那上面的村庄和小河,是玉珍奶奶魂牵梦萦的地方。村口的老槐树还在,河边的石磨盘还在,只是树下乘凉的人,河里摸鱼的孩子,都成了梦里的影子。她说她希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么一个想回去的地方。
![]()
图 | 藏书票实拍
另外,玉珍奶奶还为读者朋友准备了一封致读者信,信里的话,是她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画写的。有些字写了错,错了改,稿纸皱得像老榆树皮。但她想着,总要亲手写点什么,才对得起读者的心。信中,她不仅分享了自己写作的初衷,还讲述了那些灵感闪现的瞬间,以及如何在小红书这个平台上,与一群互相读懂彼此的读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我恋禾谷》的封面是一片暖洋洋的原野,花鸟的剪纸与褐色的禾谷孕育着勃勃生机。它在立冬上市,秋收冬藏,捧着玉珍奶奶的文字,我们蒸腾起一片氤氲而上的人间烟火。
![]()
书写我们生命的来处,
书写一代人如何在那片土地上,
挣扎着、爱着、活了下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