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80年代的中国部队生活跟现在比起来简单多了,那时候经济刚起步,军队的保障也跟着国家步伐一步步来。伙食费这事儿,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得看当时的大环境。
很多人好奇,当年战士们一天吃喝花多少钱,能不能填饱肚子?其实从资料上看,那时候基层陆军连队的标准挺明确,够用但不奢侈。
![]()
王强是河南农村出来的普通小伙子,家里穷,父母种地养家,兄弟姐妹一堆,从小就知道日子过得紧巴巴。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干活,那时候村里年轻人多半这样,没钱上高中。
1979年底征兵,他报名通过体检和政审,第二年春天入伍,分配到陆军基层连队当步兵。部队训练从基础抓起,早操队列射击一个不少,纪律要求高,服从命令是头等大事。周末有文化活动,看电影唱歌啥的,他很快就适应了集体节奏。
![]()
服役几年,他从新兵变成老兵,中间升过副班长,后来当班长。带新兵的时候,教他们基本规矩,组织班务会啥的。部队有拉练长途行军,野营修建营房这些任务,他都参与过。冬天训练冷,夏天热,秋天帮农民收庄稼,春天拉网帐篷。
违反纪律罚站或额外劳动,他也经历过一次迟到罚跑圈。战友之间互帮互助,分担值班修枪这些事儿。外出执勤站岗,参加比武投弹项目,得过奖状。寄信回家报平安,家人回信讲村里事儿。他攒津贴买东西寄回去,部队磨练出结实体魄。
![]()
那个年代部队管理统一,伙食津贴这些有标准,但生活条件受经济影响。80年代初,国家经济改革,军队也调整保障方式,从分散到统一。伙食费标准分兵种军种,陆军基层最低,海军空军高点,机关比连队略多。
战士们每月粮食45斤,粗粮细粮搭配,玉米高粱大米小麦面都有。油1.5斤,猪肉3斤。这些数据来自老档案和回忆录,真实可靠。连队有菜园子,自产白菜萝卜西红柿,战士轮流劳作。粮食不够时,师团农场轮换生产,解决短缺问题。
![]()
部队饮食落实军委“斤半加四两”标准,除粮食外,每天一斤半蔬菜,一两肉,一两禽鱼蛋,一两豆制品,一两植物油。这口号80年代中期提出,保证营养基本够。基层伙食费每天6毛2,管全连100多人三餐。
早餐两道腌菜,馒头稀饭。中餐一素一荤,主食馒头玉米面发糕或小米掺大米饭。晚餐类似,一荤一素,馒头花卷米饭。周末两顿饭,改善包大包子或炒鸡蛋西红柿。节日杀鸡炖汤,分水果苹果啥的。粮食加工磨面,炊事班轮班揉面。饭堂卫生打扫,分餐制逐步推行。
![]()
王强服役期间,见证这些标准落实。80年代部队伙食比50年代60年代好多了,新中国成立后从5分钱一天涨上来。1978年以来调整多次,到80年代最低11元最高39元分四类灶,但基层陆军是最低那档。
海军空军三类四类,高出不少,因为任务特殊。伙食费虽低,但管理严,够吃饱。战士们训练强度大,消耗多,这些标准刚好维持。相比地方老百姓,那时候农村很多人还吃不饱,部队算稳定供给源。
![]()
王强回忆,部队生活虽苦,但伙食可靠。比起之前,80年代稳定多了。国家经济起飞,军队受益。服役几年,他学到纪律团队精神,对后来生活有帮助。退伍前一年,参加演习模拟战斗,匍匐前进啥的。办理手续领证件路费,战友送行。1985年春天退伍,返回家乡。
80年代部队饮食安排分几类灶,陆军基层一类灶每天6毛2,团以上机关略高,海军空军二三四类高出许多。标准来自军委文件,落实“斤半加四两”。
![]()
每月粮食45斤,粗粮玉米高粱,细粮大米小麦面。油1.5斤,猪肉3斤。连队菜园子产白菜萝卜西红柿,储存过冬。养猪几头,年底宰杀分肉。粮食不够,师团农场轮换生产补齐。
炊事班管全连三餐,用6毛2保障100多人。早餐腌菜条萝卜丝,馒头稀粥。中餐炒肉丝青椒,豆腐炖白菜,馒头玉米窝头小米大米饭。晚餐猪肉炖粉条,炒土豆丝,馒头花卷米饭。周末两顿,早饭推迟,午饭大肉包子或鸡蛋西红柿。
![]()
伙食费标准1978年起调24次,到80年代中期定型。基层陆军11元起步,高类39元。分餐制1991年规范,但80年代已开始推行。营养注重,蔬菜一斤半,肉一两,禽鱼蛋一两,豆制品一两,油一两。粗细粮搭配,避免营养失衡。
部队自给自足强,菜园劳作,猪圈喂食。采购员市场买菜,有限预算精打细算。粮食加工机器磨面。炊事班早班揉面,卫生管理严。饮食虽简单,品种少,但分量足,吃饱没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