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即便经历过多次军改,解放军的炊事班配置依旧没有变,为什么军队要保留炊事班?
炊事班可不简单,这里是卧虎藏龙之地,炊事兵也是要进行军事训练的。像什么列队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这些都和其它士兵一样。尤其是体能训练,炊事班要更严格一些,毕竟野战条件下可能要背着行军锅随部队跑。机械化时代也要这样练,为的就是在最极端环境下,部队照样能生存。
![]()
他们的锅可不小,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负重。这要是从民间随意拉来几个大厨,他们菜或许做的好吃,但是体能跟不上,最终拖累整个部队。
专业的烹饪技术,炊事兵也要学,这里面学问大得很。比如说在行军状态下做饭,车辆颠簸,整个车里都在晃动,锅里的菜却一点也不撒。以及在没有灶的情况下,如何借助野外现有的条件搭建一个土灶台继续做饭,保证整个队伍能按时按点吃上一口热食,这都要进行专业训练。
![]()
不专业会怎么样?
比如这几名侦察兵,一天的野外奔波结束以后,到河里摸了点小鱼小虾米,架起小锅就点起了火,快做好了班长才出来训话。这么大的烟,要是敌人就在后面,一队人就完了。
其实,这是为了拍纪录片故意设定的剧情,侦察兵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可是精锐。但是普通士兵可能真的不懂,即便有学过,战场上一紧张也就忘了,烟一旦起来,敌军的无人机可能就过来了。
![]()
看看炊事兵们是怎么做的?
用工兵铲先堆土,挖一个能让一人蹲下或坐下的方形坑,深度适中,用于堆放柴火和食材。在它旁边30米处挖一个小坑,能架锅就行,用于生火做饭。这还不算完,两个坑中间贯通,用来添柴。架锅的那个坑还要挖三条沟,上面用树枝、树叶、泥土覆盖,长度两米以上,这三条沟是用来散烟的,这样就不会暴露目标。
把饭做好,吃完后,清理时也非常讲究。把产生的垃圾放入坑里,排烟道上面的树枝树叶要扫到方形坑中,所有烟道和坑都要用土埋好,平整地面恢复原样。这样做是为了不暴露行军路线,呐!这就叫专业。
![]()
没有经历过训练的人,即便看了这个视频,现场操作也是手忙脚乱、颠三倒四。炊事兵挖这种坑可能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干起来有条不紊,这个活普通厨师可做不了。
除了日常战斗训练,炊事兵还要额外做其他的事,活动强度是要比普通士兵高的。时间一长,体能就自然而然练出来了,而且颠勺翻菜时还能练臂力,这样手拿东西也变得非常稳。
是不是不敢相信?炒个饭菜也能练臂力?这是炊事兵用的锅铲,用它来近战,抡起来铲死一个敌人没什么问题。这是炊事员锅里的菜,手臂力气小的人翻起来很困难,不翻就容易糊锅。
![]()
臂力和握力练出来后,不光拿铲子稳,端枪同样也稳。去年8月份央视新闻放出来的全国特警射击比赛,浙江某位特警拿到了全国特警狙击枪射击个人赛冠军。根据央视新闻的标题可知,这位冠军是名炊事员,比赛的时候打狙击枪是越打越快,枪枪命中。
在2018年俄罗斯举办的一个军事比赛中,五个第一中国炊事员拿了四个,最终总比分第二。俄罗斯以一个项目拿到总分冠军,这个项目的重点是烤面包。的确,在制作大列巴方面,咱们真烤不过俄罗斯。不过,烤面包锻炼出的手臂强度还是没有颠勺高,枪械射击比赛中国炊事兵要远胜于俄罗斯。当然这是一个专门为炊事兵举办的赛事,不是网上所传的,中国炊事兵射击比赛赢了俄罗斯特种兵兵王。
![]()
说完赛事,咱们再来看看炊事兵实战战绩有多强。
在朝鲜战争冷枪冷炮运动期间,有一位厨神名叫庞子龙,他负责做饭送饭。因为是新兵蛋子,加上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部队炊事员训练系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他锅铲摸的比枪把多,也没有多少机会进行战斗训练。
在送饭时,庞子龙掌握了两个技能。他可以计算弹道,还可以随时找到相对安全的掩体。当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穿越火线送饭可想而知有多危险,没点绝活真生存不下来。
![]()
平时庞子龙观察战友开枪,了解了枪械使用方法和一些狙击要领,某次送完饭后他也想试试,经连长同意后,庞子龙也加入了狙击运动,3个月狙杀54名敌军,单日最高狙杀7名,而且在战斗间隙庞子龙依旧给战友做饭。中国军队里的“大厨”不仅要看菜谱,还要学习兵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