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育嘉比赛照片。受访者供图
当许多初三学生正埋头于题海备战中考时,14岁的长沙少年张育嘉,则在另一条赛道上“飞驰”,并站上了全国之巅。在上月底于青岛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跑酷锦标赛上,来自长沙市湘一史家坡学校的初三学生张育嘉一举斩获U14组男子个人竞速与个人追逐赛双项冠军。
从“好动少年”到“双料冠军”
![]()
△张育嘉与父母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
与赛场上的光芒四射不同,眼前的张育嘉沉稳内敛。谈起与跑酷的结缘,他回忆道:“7岁那年,妈妈带我去试了一节课。” 而跑酷最吸引他的,正是“翻越障碍的成就感和飞驰的感觉”。
七年坚持,每周三次、每次三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当被问及训练是否艰苦时,他坦言训练量很大,但自己从未想过放弃。“因为训练的时候,我会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不去想别的事情。”这种心理学上称为“心流”的体验,让他乐在其中。
此次夺冠并非一帆风顺。去年,他首次参加全国青少年跑酷锦标赛因失误与奖牌失之交臂。谈及本次获胜的秘诀,他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心态好,想赢,但也不怕输。”这份自信,源于日复一日的汗水与积累。
智慧陪伴:发现并守护孩子的天赋
![]()
△张育嘉与父母出游合照。受访者供图
在“唯分数论”依然有市场的今天,支持孩子去走一条小众的体育之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
母亲李女士坦言,最初送孩子去跑酷,只是因为他“精力旺盛,好动”,想为他找一个释放能量的出口。令人惊喜的是,这项运动像是为他“量身定做”,张育嘉近年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全国顶尖的实力。
当意识到孩子在学业上不具优势后,父母的决定更加明确。父亲张先生表示:“我们也不想去勉强他或者压制他。他有个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愿意付出努力,作为父母我们肯定要支持。”
这个决定也曾遭遇不解。“朋友会觉得,花这么多时间在一个不能升学、不能加分的项目上,图什么?”对此,李女士看得很开:“坚持一项热爱的体育运动,不要那么有功利性。目标要纯粹一点,就是为了把身体锻炼好,这本身就是收获。”
多元成才:一条并非“看到头”的路
![]()
△张育嘉跑酷照片。受访者供图。
支持孩子的爱好,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张育嘉的训练馆离家很远,父母需要轮流接送、陪伴;作为课外培训,每年的费用不菲;外出比赛的所有食宿行开销,也全部由家庭承担。
但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最直观的改变是身体素质。“练跑酷之后,他几乎没再发过烧,”张爸爸欣慰地说。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塑造——专注、坚持、不怕输的良好心态。
对于儿子的未来,父母抱有开放而平和的态度。李女士笑着说,如果跑酷未来能进入奥运会,当然希望他能进国家队;如若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跑酷教练也是一条清晰的路径。“我觉得他未来的人生可以丰富多彩,不是那么单一的……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期待。”
如今,14岁的张育嘉有了更远大的梦想:“如果以后跑酷项目能进奥运会,我想进国家队,还想代表国家拿金牌。”李女士笑着说,不管未来怎样,全家都会支持他的热爱。
采访最后,张先生想对与他有相似困惑的家长说:“要从‘内卷’的围城中跳出来。学习不是孩子的全部,他不擅长、不喜欢的,我们不必太勉强。车到山前必有路,条条道路通罗马。”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