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走进德州天衢新区凤仪城社区,道路干净,停车有序。小广场上,老人坐在初冬的阳光下聊天。眼前这幅安居图景,在几个月前还难以想象。“变化太大了!”说起社区的新貌,居民纷纷点赞。这场实实在在的改变,始于今年5月“社区CEO”任伟的到来,也源于“红色物业”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的落地。
![]()
凤仪城是一个由13个村合并而成的大社区,有110栋楼、近万居民。合并之初,物业管理长期缺位:绿化带被开垦成菜地,楼道堆满杂物,广场舞队伍因抢场地屡屡争执……矛盾越积越多,原物业无力应对,民生问题久拖不决。
面对治理困局,新区办以凤仪城为试点,推动13个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物业公司,并聘请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由此诞生了“社区CEO”这一新岗位。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任伟,在今年5月接下了这个担子。“说是CEO,其实我就是物业经理,居民有事直接找我。”他说。
![]()
上任第一天,任伟就把手机号贴在了社区公告栏和每个单元门口,24小时开机。最多一天,他接过50多个居民电话。从管道漏水、垃圾乱堆,到邻里纠纷,他都一一回应,全程跟进。
上个月,A区居民徐秀森家因雨水管破裂导致墙面渗水,他第一时间联系上任伟。任伟赶到现场排查,发现是四楼空调外机管道裂缝所致,立即联系工人更换,问题当天解决。
为摸透社区情况,任伟坚持每日巡查。夏天天亮得早,他四点半就已到岗,梳理前一天未完成事项、安排当天任务。广场舞队伍争场地曾是社区“老大难”,他连续几晚在现场协调,最终通过加装七盏照明灯、合理划分区域,让不同队伍都有了活动空间。“现在灯亮了,地方也宽,跳舞更舒心了。”64岁的王风华说。
社区大集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的问题也曾困扰居民。任伟利用社区边上的闲置农机用地,规划出一处标准化农贸市场,设50多个固定摊位,以“零押金入驻”吸引摊贩,并安排专人负责保洁与秩序。如今的大集,热闹依旧,道路却畅通了。
![]()
“红色物业”的优势,不仅在于专业管理,更在于本土力量的深度参与。13个村的村支书作为物业公司股东,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社区治理的“润滑剂”。此前,绿化带种菜问题反复,村支书们主动联系当事人亲属一同沟通,情理并用,最终让居民主动清理了菜地。
这一模式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居民缴纳的物业费和村集体入股资金共同保障运营,而物业公司的盈利最终转化为各村集体的分红,实现了社区治理有效、集体增收和居民受益的三方共赢。
![]()
“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做好,让居民住得舒心、安心。”任伟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从物业停摆到高效运转,从矛盾频发到邻里和睦,从环境杂乱到整洁有序,凤仪城社区的蜕变,成为“红色物业+社区CEO”模式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凤仪城不仅环境变了,邻里之间也更团结了。目前该模式已通过验证,接下来将在生金刘社区推广,让更多合并社区共享这一治理‘良方’。”天衢新区产业园综合党委书记、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海滨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