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5000亿凿141条隧道!哥伦比亚4G公路封神,却血赔9亿成冤种?
说句实在话,很少有一个基建项目能像哥伦比亚 4G 公路这样,用十二年时间硬生生改写一个国家的地理格局。
这个被安第斯山脉分割了数百年的 “群山之国”,以前翻一座山可能要走好几天,现在踩一脚油门几小时就到,这种变化简直颠覆想象。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 2013 年启动的第四代公路特许经营计划在发力,堪称哥伦比亚版的 “基建奇迹”。
你可能真的想象不到,这个 4G 公路项目到底有多 “硬核”,说是 YYDS 都不为过。截至 2025 年 8 月,光直接建设就花了 6560 亿比索,后续运营维护还得投入 66.66 万亿比索。
按 2025 年的汇率算,1 比索大概等于 0.007588 元人民币,这总投入换算下来差不多得 5000 多亿元,妥妥的 “烧钱大工程”。
![]()
更让人惊叹的是工程难度,安第斯山脉的地质条件简直是 “基建噩梦”。
这里不仅山势陡峭,还经常遇到高温地下水、断层破碎带这些难题,就像秘鲁的隧道工程那样,地下水温度能飙到 80℃以上,施工队得靠特制冷却设备才能干活。
但哥伦比亚的建设者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凿出 141 条隧道、架起 1300 座高架桥,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近 7000 公里战略通道,其中 1370 公里还是双向双车道。
安蒂奥基亚省的 “山脉高速公路” 最有代表性。以前这里的路又窄又绕,车速超不过 40 公里 / 小时,开车跟蜗牛爬似的。
现在这条路修通后,车速直接翻倍到 80 公里 / 小时,以前一天才能到的地方,现在半天就搞定。
![]()
而且这项目是政府和私人一起出钱搞的,也就是常说的PPP 模式,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保证了建设效率。
带来的好处更是实打实,老百姓直接受益。建设阶段就创造了近 3 万个就业岗位,19 个省份都分到了红利,不少农村家庭靠修路赚了工钱。
对商家来说更是天大的好消息,货物运输时间缩短 30%,物流成本降低 20%,这相当于给企业直接省了 8.3 万亿比索,换成人民币大概 624 亿元。
现在 15 个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卡塔赫纳 - 巴兰基亚公路让加勒比海岸的港口畅通无阻,“通海1 号公路” 打通了中部和西部,太平洋连接高速让咖啡产区的货车直达港口,再也不用绕远路了。
![]()
你发现没,越是宏大的工程,越藏着难啃的硬茬子。虽然 4G 公路平均推进率达到 91.93%,看着挺光鲜,但不少项目其实卡在了半山腰,掉链子的情况真不少。
最让人揪心的是穆拉洛 - 洛博格雷罗路段,本来是要连接布埃纳文图拉港和卡利市的 “黄金通道”,结果因为环境许可就耗了 6 年多,还遭遇社区反对。
最后卡在资金审批上,至今连一锹土都没动。这就好比画好了宏伟蓝图,结果卡在最后一步没法落地,急得让人抓心。
加勒比高速公路更离谱,本来计划整合卡塔赫纳、巴兰基亚和圣玛尔塔三大港口的公路网,结果这么多年过去,连实质性进展都没有,预计要拖到 2029 年才能完工。
要知道这可是哥伦比亚最重要的港口三角区,物流效率上不去,很多进出口生意都受影响,之前的努力相当于打了折扣。
![]()
还有更糟的情况,昆迪纳马卡省的东部环线公路,修到一半发现地下有 70 多处含水层,根本没法继续施工,最后只能被迫终止。
结果国家还输了仲裁,得给特许经营商支付 1300 亿比索赔偿金,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 9.86 亿元,妥妥的 “大冤种”。
这事儿也暴露了山区基建的坑有多深,地质风险和合同问题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从另一个角度看,4G 公路最大的难题不在工程本身,而在钱袋子。
![]()
支撑这个大项目的 “未来资金” 机制,说直白点就是国家给投资者的 “付款承诺书”,不管以后政府怎么换、预算怎么调,都得按约定给钱。
这可是吸引私人资本参与 PPP 项目的关键,要是这承诺不算数,以后谁还敢来投资?
但问题来了,哥伦比亚现在的财政状况是真不乐观。就像墨西哥的 “墨西哥计划” 一样,拉美国家普遍面临财政收紧的问题,收入减少还欠了不少债,政府手里的钱越来越紧张。
2025 年虽然搞了税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但还是填不上财政窟窿。没办法,政府就想打 “未来资金” 的主意,打算把这笔钱挪去搞其他优先项目。
这可把业界急坏了,哥伦比亚基础设施商会主席胡安・马丁・卡塞多直接表态,这笔钱 “必须作为融资来源予以保留”,共和国审计署也发了警告,说不能随便挪用。
![]()
毕竟投资者当初敢砸钱,就是冲着这份承诺来的,要是承诺不算数,以后 5G 项目或者其他基建计划,恐怕没人愿意再参与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 “项目空窗期”。阿瓦尔集团主席萨尔米恩托说得特别实在,基建项目从选址到开工最少要两年。
现在 4G 项目陆续完工,5G 项目还没准备好,中间这段时间既没利润也没就业,行业得面临 “青黄不接” 的尴尬。
虽然 2025 年哥伦比亚的预算还维持了基建投资规模,但在拉美整体财政收紧的大环境下,后续推进难度可想而知。
![]()
隧道和桥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而国家信用是看不见却更重要的软实力。哥伦比亚用十二年时间凿通了群山,把 “群山之国” 变成了 “通途之国”,这份成就确实了不起。
但现在卡在财政现实和投资信用之间,其实就是在做一道选择题:是眼前省点钱,还是保住长远发展的根基?
说穿了,基建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天挪用了 “未来资金”,明天可能就没人愿意投资;今天守住了承诺,明天才能吸引更多资本。
![]()
道路修通了只是第一步,守住信任才能让这条路真正通向繁荣。毕竟能跨越山脉的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公路,还有长久不变的信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