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放大误解的源头。
文 | 李思寻
近日,一起关于河北廊坊婚车被拦截“索要50条香烟”的事件在网上热传,不少网友一看数字都惊了:50条?这是要办婚礼还是办烟草批发?不过,这件事情在今天出现了关键反转。
11月11日,廊坊市香河县人民政府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情况通报,明确指出网上所传“索要50条高档香烟”并不属实,实际情况为拦车者索要香烟9条。目前,涉事的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已被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接受批评教育,误传信息的接亲司机宋某某也已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
一场原本发生在县城里的小冲突,因为一个数字,被放大成了网上的舆论热点。多数网友认为,无论索要数量多少,以拦车形式要礼物都属于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部分网友也在关注明明事实不是“50条香烟”,但这个夸张的说法为何会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流传。
![]()
事发当时现场情况
根据官方通报,事件发生于11月5日上午,地点为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当日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婚车车队在行驶途中遭遇6名当地群众拦截。这些人员以“道喜”“讨个彩头”的名义,向婚车方面提出索要香烟。
据核查,拦车人员提出的要求为“给点喜烟”,数量具体为9条,并未指定品牌,也不存在“索要高档香烟”的情况。在交涉过程中,双方对话持续约20分钟,婚车车队未答应拦车人员的相关要求。
由于迟迟无法突破阻拦,新人最终选择换乘自家车辆离开现场。随后,拦车人员未获得香烟,自行散去。整个过程中并未发生肢体冲突,也未造成财物损失,但拦车的行为对婚礼行程造成干扰,影响社会秩序。
而这件事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的核心在于最初的网传信息。一段配有文字说明的短视频显示,有婚车车队成员称“对方要50条烟,不给就不让走”。该说法随即在多个视频平台被转发,引发了网友们的大量讨论。
事后经警方核查,传播“50条香烟”的并非拦车人员,而是接亲车队司机宋某某在向他人描述时出现误传,将“9条”错误地说成“50条”,这条信息被直接带进了视频描述和网友的转述里,于是一夜之间全网都在转。
据官方调查显示,现场未出现索要50条香烟的情况,也不存在强拿硬要、威胁恐吓等情节。由于不实信息在多个平台造成影响,宋某某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
通报显示,参与拦车索烟的6名人员包括胡某某、殷某某等。他们的行为被认定为影响公共秩序,地方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6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同时,误传“50条香烟”信息的司机宋某某,虽然未主观制造谣言,但其不准确描述在网络传播后造成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规范信息发布和传播行为。
![]()
香河县人民政府的情况通报
从文化和民俗角度看,“讨喜烟”和“拦婚车要喜糖”都是北方部分地区留有的习俗,其初衷多为借借喜事为自己和家人“讨个吉利”。然而,有些人却通过这些习俗向当事人提出非常过分的要求,而一旦出现强行拦车、索要财物、干扰行程等行为,就可能会触及治安管理甚至法律红线。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在此次通报中也提到,将结合事件开展“移风易俗”专项宣传,进一步引导群众摒弃低俗婚俗,倡导文明婚礼新风尚。香河县政府在通报结尾指出,若群众在婚礼过程中遇到类似拦截、索要行为,应第一时间报警,由警方依法处理。并建议新人在婚礼前做好路线上可能的风险判断和简单预案。
有法律人士也对民众做出了提醒:“这些民俗和习俗不能成为违法行为的遮挡,如果以婚俗或者婚闹的名义实施强行拦截、索要或干扰婚礼流程,事情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
这起看似“小插曲”的婚礼拦车事件,从9条变成“50条”的传播情况也提醒着我们。任何打着“婚俗”或者“婚闹”名义的强拦强要,都是不对的,这起事件的解决方案就是最清晰的提醒。而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放大误解的源头。网友们在互相传递信息或者事件时,一定要核对好信息是否属实正确。
资料来源:央广网、杭州日报、江南都市报
![]()
环球小姐“硬刚”主办方,那个辱骂墨西哥小姐的总监原来劣迹斑斑……
从上海出发,复星医药引领中国生物医药源头创新远征
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日本国内有人惊恐万状!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