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到来,社群沉淀了不少消费行业的独家观察。
今天整理出近期的核心内容,如果你对商业创新、品牌破局或出海趋势感兴趣,这些内容或许能给你启发。
一、亚朵酒店:5000家目标,靠什么支撑?
十月份,我和一群投资人走访亚朵总部,发现其扩张野心背后的商业逻辑。
给我印象深刻的点在于亚朵的自营预订的“降本+心智”双效。亚朵有65%的预订来自自营小程序或APP,对携程等平台依赖度低。要知道,平台抽佣扣点高达10-20%,自营比例越高,经营成本优势越明显。这体现了亚朵的强品牌心智。
目前亚朵在国内运营2000家酒店,未来五年剑指5000家。这个目标能否实现?社群内我分享了和亚朵投资者关系负责人交流的更多细节。
二、萨莉亚:预制菜之王的效率密码
被称为“意大利沙县小吃”的萨莉亚,其实是日本品牌,全球1500家店,中国就有500家。它能成为“预制菜之王”,靠的是近乎偏执的标准化:
厨房“无刀化”:门店厨房没有刀子,只承担加热职责,绝大部分制作在工厂完成。这意味着厨房面积可大幅压缩,门店效率拉满。
全球成本套利:为了控制焗饭酱料成本,萨莉亚直接在澳大利亚设厂。利用当地便宜的牛奶,制作后运到日本,成本比本土生产低得多。
想知道萨莉亚如何靠预制菜实现“低价不低质”的供应链管理?社群内还有关于预制菜行业趋势的更多观点。
三、三顿半:为什么说海外是它的“第二曲线”?
上个月,我到三顿半上海办公室交流时,发现出海成为其第二曲线的核心驱动力。三顿半出海有三大优势:
海外市场咖啡门店方便性低于国内:海外人工成本高,外卖服务远不如国内普及,包装咖啡的便利性优势被放大。
三顿半品牌去本土化的国际化属性:三顿半先有英文名Saturnbird,再衍生出中文名,从包装到设计都是“国际范”,几乎没有中国文化色彩。
发达国家尊重知识产权,抄袭者少:国内三顿半的小罐子包装早已被抄袭,但欧美日韩市场对知识产权更尊重,抄袭者少。
三顿半的出海还面临哪些挑战以及海外市场的布局节奏如何?社群内会第一时间更新其动态。
四、Crocs 洞洞鞋:在中国市场逆市增长的秘密
当不少国际品牌在中国陷入增长困局时,Crocs 洞洞鞋却在默默赚钱
2025 年第二季度,Crocs 营收 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其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营收增长超过 30%,成为国际业务中最突出的市场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北美外的国际市场(含中国、印度、日本等)对 Crocs 的贡献度已达 47%,较 2020 年的 38% 显著提升。
它的成功,本质是时尚潮流与舒适功能的完美结合:
时尚潮流:Crocs 把洞洞鞋从 “休闲鞋” 变成 “潮流单品”,通过艺术家、明星联名吸引年轻消费者;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更多联名款和鞋花(Jibbitz),让用户 DIY 鞋子,既强化个性化,又提升了客单价和复购率。
舒适和功能性:洞洞鞋本身舒适、轻便、防水、易清洁的特性,契合了消费者对 “兼顾舒适与潮流” 的需求,这是其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你怎么看洞洞鞋的增长逻辑?它的热潮能持续多久?欢迎在社群里积极分享。
在社群里,我们实时讨论商业热点,分享独家市场观察,还能第一时间获取我在海内外考察的最新见闻分享。
加入社群的另一个额外福利是获得线下闭门演讲PPT和月度直播的整理文稿,部分内容不适宜公域分享,观点比公域内容更加直接、深入。
我在天猫总裁闭门会对「活力银发」趋势的研判分享PPT,已在社群内分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