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点,绵阳既有着 “李白故里” 的文化底蕴,又兼具 “中国科技城” 的独特魅力。这份基于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数据及市场调研的报告,将全面解析外地游客赴绵旅游的核心特征:年接待量突破 1 亿人次,自驾游成主流出行方式,热门景区多点开花,过夜游需求持续攀升。
一、游客规模:2024 年接待 1.04 亿人次 A 级景区客流增势显著
绵阳市文旅局 2025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达 1.04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 1134.35 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其中 39 家 A 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 2219.5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41%,门票收入 1.36 亿元,同比增长 9.68%。
节假日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5 年春节假期,38 家 A 级景区接待游客 4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23.3%,江油方特东方神画单园接待 12.62 万人次,综合收入超 2500 万元。九绵高速通车后,2025 年国庆中秋假期北川游客量同比增长 33.8%,平武接待游客 36.576 万人次,江油方特单日客流翻倍,交通改善显著激活区域文旅市场。
二、出行方式:自驾游占比超五成 定制游成新热点
调研数据显示,自驾游已成为外地游客赴绵的主流选择。2023 年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显示,53.65% 的游客选择自驾出行,14.16% 参加旅游团,22.1% 乘坐公共交通。更早的 2019 年民意调查中,自驾游占比高达 64.8%,虽后续略有回落,但仍稳居出行方式首位。
交通网络升级进一步巩固自驾优势,九绵高速通车后,北川九皇山、平武报恩寺等景区距高速出口均在 10 公里内,川渝游客占比从四成跃升至六成以上。跟团游市场则呈现结构分化,传统大巴团规模缩减 12%,而私人定制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156%,家庭定制游占比升至 35%,四川巴地国际旅行社等机构的定制订单满意度达 98.7%。
三、热门目的地:文化与自然双驱动 景区集群效应凸显
外地游客的目的地选择高度集中于文化地标与自然景观,形成三大核心集群:
- 文化体验类:江油李白故居、纪念馆因诗仙文化吸引大量游客,2025 年新增的诗文互动项目让日均接待量翻倍;越王楼作为 “天下诗文第一楼”,新增的数字长廊用全息投影重现《蜀道难》,成为文化打卡首选。
- 自然生态类:九皇山的高山云海、羌族非遗体验吸引游客同比增长 53.83%,罗浮山温泉因富含氡元素成为养生热门,2025 年新增的温泉美食城进一步提升吸引力。
- 网红打卡类:仙海水利风景区的露营地、骑行绿道受年轻人追捧,开放的洋马路文旅综合体以 “吃喝玩乐一站式” 体验获评满分推荐;北川羌城旅游区的地震遗址与羌族文化体验,让跨省游客占比提升至 15%。
江油、北川连续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梓潼、平武分别获评潜力百佳县和生态旅游魅力名县,县域景区集群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核心载体。
四、停留时长:过夜游占比超八成 深度体验成趋势
游客停留时间的变化,标志着绵阳从 “途经地” 向 “目的地” 转型。2022 年问卷调查显示,仅 18.7% 的游客选择不过夜,54.2% 住宿一夜,22.1% 住宿两夜,两夜以上占 5%。对比 2019 年 47% 的不过夜比例,过夜游客占比显著提升,反映出旅游配套的完善。
停留时长与目的地组合高度相关:单日游多集中于市区富乐山、绵阳科技馆等近郊景点;1-2 日游以江油方特 + 李白故居、北川羌城 + 九皇山为经典线路;3 日以上深度游则会串联平武报恩寺、王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景区,体验非遗制作、温泉养生等特色项目。智慧旅游设施进一步延长停留时间,“熊猫通” 智能终端让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延长至 3.2 天。
五、趋势总结:科技赋能 + 服务升级 文旅潜力持续释放
绵阳旅游正呈现三大显著趋势:一是客源结构从川渝为主向跨省延伸,北京、上海、甘肃等地游客同比增长 20%;二是消费需求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型,62% 的游客更关注个性化、小众化体验;三是产业形态从单一景区向 “文旅 + 科技”“文旅 + 非遗” 融合发展,低空旅游、VR 研学等新业态收入同比增长 67%。
随着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即将开园,以及更多数字文旅项目落地,这座兼具诗魂与科技的城市,有望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放慢脚步,感受 “蜀道明珠” 的独特魅力。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绵阳旅游核心数据可视化表格?包含各景区游客量、出行方式占比、停留时长分布等关键信息,方便快速查阅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